我与《石狮日报》的文缘情深

2024年11月08日 10:28

 作为县级主流媒体,石狮市融媒体中心“传播党的声音、服务人民群众”,也是石狮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与不少作者、通讯员结下深厚的情谊。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两位与《石狮日报》有着深厚文化情缘的作者,他们是纪培明和郭芳读。

纪培明

灯谜赏析

传播中华谜艺

纪培明是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委员、泉州市级乡村记忆传承人、石狮灯谜非遗项目传承人。数十年来,他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发挥特长,活跃在石狮乃至全国各类谜事活动中,身体力行地传播中华谜艺。

退休后,纪培明发挥余热,参加石狮市老科协(银发人才总队)、老年大学、石狮政协之友书画院组织的文体活动,学习声乐、书法、灯谜,配合市政协文史委编撰《石狮灯谜》《石狮体育》《石狮村落》等文史资料丛书。他同时担任蚶江镇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用心用情做好侨联工作,架起家乡与海外侨亲的“连心桥”。

值得一提的是,纪培明每年参与组织全市侨乡谜会、校园灯谜艺术节等大型比赛,开展灯谜进校园活动,创作了4000多条谜作,在“学习强国”平台、《新福建》客户端、《石狮日报》等媒体平台发表80多篇灯谜评析和文章,其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猜3字热词)获得感》和《王维的素食主义》两篇文章,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刊发在《每日欣赏》栏目,分别获得100万次、50万次的点击量。

由纪培明担任撰稿人的《石狮日报》之“灯谜赏析”栏目,获评“福建省报纸副刊好专栏”。他利用这个专栏平台,积极撰写灯谜评析文章,传播中华灯谜文化,发表灯谜评析文章130多篇、近12万字。他撰写的灯谜论文《东方风来满园春,谜海正是扬帆时》获第八届中华灯谜文化节论文一等奖,他创作的3条灯谜获“中华灯谜金虎奖”,被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授予“中华灯谜金虎奖”优秀制谜手称号。

“《石狮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通过这张报纸,我在多方面得到成长进步,既认识了一些编辑老师,也结识了更多谜友。”纪培明衷心希望这张报纸越办越好!

郭芳读

撰写散文

留住乡韵乡愁

郭芳读是福建省作协会员,石光中学党委副书记、高级老师。他与《石狮日报》结缘于2008年的第一次投稿。

当时,电子邮件在社会上的使用率较低,他写了一篇《怀念父亲》的散文,想向《石狮日报》投稿,由于不知要寄给哪个编辑,便将文章打印出来直接寄到石狮日报社。他本以为稿子会石沉大海,没想到不久后就在本报《人在旅途》文学副刊发表了,他感到十分欣喜。这篇散文因触及人性痛点,算是有感而发,不少读者读后潸然泪下。

此后,郭芳读一方面注意阅读学习该副刊上发表的其他作者的文章,一方面坚持写作,不断向《人在旅途》副刊投稿。多年以来,他得到黄明定、黄成等编辑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与其他一些散文作者多倾向于抒写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不同,郭芳读更关注闽南文化、闽南习俗、传统节日、石狮风物、石狮古早味、民俗风情、老物件、老行当、网红景点等题材。他通过平时的采风、访问、游览活动,将石狮及闽南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抒发自己爱家乡、爱石狮的真挚情怀,也以此留住乡韵和乡愁。

16年来,郭芳读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研究乡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求索,笔耕不辍,在《人在旅途》副刊发表了近百篇散文。2023年,他把在《人在旅途》副刊发表过的散文和新创作的作品收录于自己的一本文学专辑中,书名就叫《乡韵》,分为“乡愁古韵”“老旧遗韵”“狮城流韵”“校园风韵”“舌尖食韵”等篇章。

得益于《人在旅途》副刊的牵线搭桥,这些年来郭芳读收获了不少读者粉丝。有的粉丝喜欢阅读他的文章,是因为这些文章触动了他们的乡愁,引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有的粉丝还喜欢收集他发表的散文,见到《人在旅途》副刊上有他的作品,就把当期《石狮日报》收藏起来。“《人在旅途》副刊,不断激发我持续创作的热情。”郭芳读希望,《石狮日报》能够成为更多文学爱好者闪光的舞台!(记者 林恩炳 尼松义 邱育钦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