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仔村厚植文明底色 绘就振兴画卷

2024年10月21日 11:04

厝仔村老人体育运动场

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夜幕下,村民在村委会广场跳广场舞

文旦柚飘香,村民在乡土文化生态园里采摘文旦柚

村民在乡土文化生态园里采摘台湾凤梨

厝仔村党建文化走廊已成为村里老人的“议事厅”,每到夜晚,村民纷纷拿着方凳前来乘凉聊天

重大项目石狮学府国际文创商业综合体正在建设中

石狮第六实验幼儿园,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乡土文化生态园(一期),湖中碧水粼粼,岸上花红树绿

俯瞰下的厝仔村乡土文化生态园

闽南理工学院蚶江校区

农民别墅区

党建文化走廊

最美庭院

航拍下的厝仔村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道必答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从今日起,石狮日报“光影生活”版启动“乡村振兴·石狮百村行”栏目,组织记者走进全市128个村(社区),聚焦全市乡村振兴好典型、好举措,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带领读者一起去发现乡村之美、感悟乡村之变、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以文字、图片、影像的全媒体报道方式宣传报道村居新貌、历史人文、生态景观、侨捐项目等,触摸乡村振兴时代脉动,挖掘我市乡村振兴的好故事、好声音,努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石狮样板”。

寒露时节,秋高云淡。临近中午时分,蚶江镇厝仔村乡土文化生态园里,不少村民及游人沉浸式观光体验;不远处的厝仔村乡土文化公园,湖中碧水粼粼,岸上花红树绿,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村民走出家门散步观景,享受乡村秋日迷人的景色。

厝仔村位于石狮市区东郊,宝盖山、双髻山之北麓。相传明初,许氏族人由“石龟许”迁移定居于此,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许姓家族的聚居地。历史上,外乡人视该村房舍低矮、简陋,仅是一栋小厝仔,故而称之为“厝仔”。如今,厝仔村这个总面积1.7平方公里、拥有常住人口678户2620多人的村庄,自1994年来连续八届被授予“福建省文明村”荣誉称号,成为石狮市第一个“全国文明村”。

近年来,厝仔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党建引领,以全国文明村创建标准着力打造“组织强、产业旺、乡风美、乡村靓”的文明乡村“幸福乐土”;创新基层治理,用实际行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绽放文明风尚之花;实现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的华丽蝶变。

开展全域整治,打造宜居环境。厝仔村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理念,聚力提升人居环境,深化网格化治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共建美好家园;做实垃圾分类“细”文章,实现生活垃圾清运网格化管理、常态化保洁、动态化巡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聚焦文体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厝仔村按照“文化立村、文化兴村”的发展思路,以打造群众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为载体,加大投入,高标准规划建设村民文体活动中心、老人体育运动场、乡土文化生态园(一期)、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村史馆、乡村振兴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党建文化长廊等一批精品亮点工程。

“高颜值”文体活动场所陆续亮相,厝仔村持续开展一场场精彩的文化惠民、体育惠民活动,在讴歌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的文体需求,为村民的幸福生活“加码”送“福利”,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灵魂”。

厚植文明沃土,涵养乡风文明。深化文明风尚行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先进典型,扎实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好妯娌”“最美庭院”等选树宣传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打造文明乡风培育阵地,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身边好人好事等,弘扬传统美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文明种子”播撒进每个村民的心田。

加强阵地建设,发挥特色载体作用。厝仔村抓住乡村振兴建设的良好时机,用心打造“七个一”文明实践路径,通过一条党建文化走廊、一座乡村振兴馆、一栋综合活动中心、一支“厝仔大爷”志愿服务队、一个公益慈善会、一片乡土文化生态园、一间讲习室,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

行走在厝仔村厝锦大道及环村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和美景观、田园风光,美丽村舍相映成景,宣传标语浸润人心,实践活动精彩纷呈……目之所及,处处美景,诉说着变迁,描绘着希望。

奋楫扬帆再启航,赓续前行谱新篇。眼下,厝仔村这个“福建省首批亿元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泉州市美丽乡村”正向人们展示新时代沿海侨乡新农村宜居宜业的画卷。新征程上,厝仔村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这块沃土上接续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记者 兰良增 颜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