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尚打造“15分钟惠民服务生态圈”

04-02

04-02

在锦尚镇政和园内,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共享直播间”里,创业者小李正对着镜头热情介绍自家生产的服装新品。短短两小时,直播间吸引了近千名观众,订单量突破200单。“以前租用专业场地成本太高,现在园区免费提供设备和空间,成本下降不少!”小李兴奋地说。这一幕,正是政和园以“三区联创”机制推动资源共享、服务惠民的生动缩影。

作为锦尚镇产城融合的创新实践,政和园通过“园区搭台、村企联动、资源融通”模式,打破传统空间界限,将闲置的办公场所、文化阵地与企业服务能力有机串联,构建起覆盖技能提升、文化体验、社群互动等功能的“15分钟惠民服务生态圈”。园区内,“共享直播间”“共享茶室”“共享沙龙区”等多元服务平台面向企业职工、周边村民及社会组织免费开放,不仅实现了空间的高效利用,更让资源与需求精准对接,为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注入“红色动能”。

在共享经济思维的驱动下,政和园将原本分散的闲置资源转化为惠民“活水”。

以“共享直播间”为例,这里配备专业灯光、摄像设备和高速网络,成为企业直播带货、技能培训的“云端舞台”。如果说“共享直播间”是助力发展的“云引擎”,那么充满闽南风情的“共享茶室”则成为睦邻友好的“润滑剂”。走进这间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会客厅,园区物业李阿姨正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商议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园区物业没固定办公室,以前召集企业开会得到处借地方,现在这里环境舒适又温馨,大家讨论问题就方便多了。”李阿姨笑着说道。这里不仅是园区议事的“议事厅”,更成为情感联结的“枢纽站”。周末的亲子课堂、节日的职工主题活动、企业间的商务洽谈……厝边头尾的欢声笑语让园区充满温情。

多元需求的满足,离不开灵活高效的“共享沙龙区”。这个配备大屏、音响的多功能空间,既是政策宣讲的“讲堂”,也是技能提升的“充电站”。上个月,园区在此开设头脑风暴沙龙,“沙龙免费,场地就在公司附近,这样的便利以前想都不敢想。”园区企业家李先生说道。

政和园的创新实践,不仅体现在空间共享,更在于机制突破。通过“资源下沉”与“需求上浮”的双向互动,园区精准对接企业和职工所需,收集各类需求建议,据此引入法律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数据显示,政和园“党建+”邻里中心共享空间投入使用半年内,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开展惠民活动30余场。

“我们要让共享空间成为有温度、有力度、有广度的民生幸福载体。”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预约管理系统,拓展“共享书吧”等新场景,并计划举办跨境电商培训季、非遗文化市集等主题活动。随着更多优质资源的注入,政和园“党建+”邻里中心正书写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篇章,一幅产城融合、民生幸福的画卷在此徐徐展开。(记者 邱育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