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副主席朱贤代表课题组发言
对策建议
为高质量建设贸工联动、全域共富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勇当全省扩大开放示范区和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区域枢纽排头兵,经石狮市委“点题”,石狮市政协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推动石狮商贸高质量发展”列为2024年与市委的专题议政性协商课题。
为高质量“作答”,市政协多次召开党组会、主席会、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部门、镇街、企业及社团组织实地调研,并前往福州、厦门、漳州、宁德、深圳、珠海等地学习考察,召开多场座谈会、讨论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主题报告。同时,组织各委员活动组、各民主党派、政协“智库”围绕协商主题,广泛开展调研,共同形成一系列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11月27日,石狮市委与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协商会议召开。会上,思维在碰撞,共识在凝聚。今日,本报对其中建议良策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深化经贸交流、提升开放水平
完善经贸交流机制。与国外重点城市建立经贸交流机制,促进政策沟通和信息共享;举办以境外投资合作为主题的经贸对接活动,深化与金砖、东南亚国家经贸往来,加大中亚五国市场拓展力度;推动企业抱团开拓境外市场,加强优质签证服务。
挖掘商贸新增长点。按市场成熟程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金砖国家分门别类,实施相应经贸合作策略;支持企业在RCEP、“一带一路”、金砖国家跨国投资经营,投资建设境外生产制造基地;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建设经贸合作载体。与经贸互补国家城市缔结友好关系,推动建设跨境合作区、境外产业园,扩大经贸交流合作朋友圈;引进外贸行业国际龙头,将新兴市场订单资源导入石狮;支持企业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设立公司(办事处)。
拓展优质展会效应。完善全市展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企业数字化平台,加强展会信息服务和对外宣传推广;梳理国内外优质外贸展会与石狮产业契合度,针对性制定参展计划,鼓励赴境外尤其是金砖国家参展;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国内重点展会,积极寻找境外合作方;争取在主要外贸展会设立石狮馆,引导石狮产业带抱团参展。
密切文化交流融合。举办侨交会、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设计具有石狮特色的文化产品和体验项目,随外贸出海,引外商入石;利用国际文旅宣传推介平台和新媒体渠道开展宣传营销,深化“海丝航标 食尚石狮”文旅IP打造,嵌入经贸交流相关环节,推动“非遗”文化走向国际。
深化产销联动、增强出口实力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紧抓福建省入选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机遇,推动国际商贸城、青创城等打造全省纺织服装内外贸一体化标杆市场,引导制造业企业与国内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数据直连,提高定制化柔性生产能力;整合休闲男装产业上下游企业,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和企业竞争优势;完善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基地培育建设机制,推进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文化习俗、消费习惯和竞争态势,及时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品类;以纺织机械、海产品等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在出口增长较快的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坦桑尼亚、菲律宾等国加快市场布局;支持外贸企业增资扩产及“智改数转”,做大做强外贸出口优势产业,提高适应海外市场制造能力。
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实施外贸企业培育壮大行动,培育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先导型行业标杆企业;摸清异地设立贸易公司名单,引导设立石狮总部;设立外贸企业孵化机构,实施分类别分层次培育,新增自营出口生产型企业。
强化产销精准对接。探索“跨境贸易+产业带”模式,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相互衔接、融合发展;建设产销对接平台,培育信息集成服务型企业,推进生产型企业、外贸公司与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对接供应链;引导外国采购商和在石外国客商入驻服装城等专业市场,为国际优质采购商与市场商户搭建合作通道。
深化平台服务、赋能外贸发展
打造外贸集聚区。推动国际商贸城总部大厦增加法律咨询、市场调研等增值服务;在石狮服装城、国际轻纺城融合发展外贸功能板块,为外贸企业提供出口代运营、进出口代理、财税法律咨询、船务货代、外贸人才孵化等全方位服务。
提升贸易便利服务。建立国际贸易综合信息系统,衔接国内外电商平台数据和信息,为出口企业提供全过程信息支持;加大海关AEO认证培育力度,推动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获得认证,提升通关效能;优化海关监管流程,提升港口通关服务能力,促进外贸货源回流;指导用好RCEP关税减让等惠企政策,加快出口退税办理;推广APEC商务旅行卡,便利商务人员在经济体内自由流动;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
拓展航运物流布局。推动石湖港港航合作升级,争取航线开辟、口岸通关、财税优惠等方面支持;招引一批港航海运、集疏运、仓储业和“两头在外”的外向型企业落地,培育发展临港产业;以新加坡等国际中转港为重点,拓展中远洋航线,力争开辟欧洲、南美等远洋干线;依托圆通等大型物流企业建设跨境物流分拨中心。
强化涉外风险管理。引导企业认真研究相关国家政策法律,积极防范化解涉外风险;推动跨境电商合规改革,有序开展数据出境安全监管;鼓励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基金,提升企业投资风险管控能力;引导金融机构用活“汇率避险担保增信”机制,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深化业态创新、培育竞争优势
加快外贸试点进程。积极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创新改革,加快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预包装食品出口、B型保税物流等试点进程,推动预包装食品试点扩区扩项;推出更多“保税展示+网购保税”项目,打造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等新场景;丰富国家级纺织服装外贸升级基地、省级水产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功能。
优化跨境电商生态。争取更多跨境电商头部平台落户石狮,支持传统外贸制造企业以跨境电商方式出口;鼓励企业发展“独立站+平台”双轨并行模式,支持侨易邦、青创网等省重点数字平台项目出海;提升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水平,有效提供海外法务、税务资源等对接服务。
改进公共海外仓运营。推广集产品展示、贸易洽谈、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公共海外仓建设;与阿里巴巴、京东等成熟电商企业合作,提升海外仓运营水平;携手所在国优秀跨境电商、物流配送企业,建设完善的交易、支付和配送平台;用好境外侨胞资源,共享现有仓储物流渠道,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用活金融创新工具箱。引导外贸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针对不同类型外贸企业金融需求,优化金融服务;用好全国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政策,发挥“刺桐侨汇”作用,精准做好侨胞外汇服务。
深化金砖合作、拓展新兴市场
争取重点项目支持。积极融入“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契合石狮发展项目;争取落地全省首创侨汇便利化结汇管理试点,解决非贸易、投资背景外汇回国难题;争取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区域纳入福建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范围。
开辟商贸互补空间。针对中国与巴西、南非存在较大贸易逆差情况,发挥工业品出口相对优势,挖掘出口贸易潜力;针对中国与俄罗斯、印度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共存情况,积极调整出口结构,拓宽贸易途径;针对我市与新扩容金砖五国产业互补特征明显情况,引导加大纺织鞋服及机械设备制造业出口。
扩大金砖合作效应。以金砖国家作为重点支点,积极开拓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在海丝品博会期间,开设金砖国家专题展馆;举办金砖经贸合作经验交流会,增进“大金砖合作”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
深化要素保障、积蓄发展动能
优化出口扶持政策。密切跟踪上级最新稳外贸政策动向,叠加出台扶持外贸高质量发展配套措施;及时足额兑现境外展位补贴,并将补贴范围扩大至所有“一带一路”境外展会;策划以外贸服务窗口、专业市场、跨境电商总部大厦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围绕“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战略合作等概念包装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
加快外经贸人才培养。发挥在石高校职校众多优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擅长营销的外经贸复合型人才和高素质国际航运人才;组建多语种客服团队,为跨境电商提供线上售后服务;广泛发动新生代侨胞及留学生参与商贸推广,培养熟悉当地语言及风俗文化的直播带货网红。
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外贸企业制度,完善“一企一策”帮扶指导机制;发挥深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专班作用,及时解决普遍性外贸重难点问题;完善商务与海关外贸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制度,研判预判外贸形势,强化进出口运行监测;成立“出海”智库,加强政策研究指导,助推企业顺利出海。
链接全球侨商资源。发挥石狮籍侨领及闽南语系侨胞、石狮海内外商协会作用,组织带领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支持青创网建设东南亚站、南美站、中东站;主动争取中国驻外机构、境外同乡会(商会)支持,建设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凝聚港澳侨及外国人士人脉资源,助力“一带一路”商贸高质量发展。
记者 康清辉 通讯员 蔡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