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法院厚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沃土”

2024年10月24日 11:39

近年来,石狮法院围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两大主线,探索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新渠道,亮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格局,为服务保障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守护企业核心技术

“生命线”

“取得商标使用许可资质,并不能确保企业免于商标侵权诉讼风险,仍应核实开具授权材料的商家是否具有相应资质。”在一起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纠纷中,承办法官向当事人耐心释法说理,提醒当事人在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时,要注意审查商标的准确性,避免陷入侵权纠纷。

近年来,石狮的品牌商标“矩阵”不断壮大,注册商标和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背后是企业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和持之以恒的创新试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石狮法院汇聚“法院+行业”合力,吸纳外部多方调解力量,发挥行业调解力量专业优势,在服装选品、商标维权、品牌培育、原创设计方面给予企业专业化服务。石狮法院通过搭建“协同+治理”平台,与商标行政主管部门联动配合,加强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审查,规范商标使用方式;探索“法院+园区”模式,实体化运转“法育创新”司法工作站和电商园区知识产权保护站点,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专利保护、侵权起诉等专业化法律指导。今年以来,该院共审结侵害商标权纠纷类案件464件,涉案金额706.95万元,通过案件有序审理,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和守法经营,让创新者享受产权司法保护的红利。

绘就历史文脉底蕴

“风景线”

石狮有着大量传统文化遗产。如何让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历久弥新,既能“留”下来,又能“活”起来,是文化遗产司法保护面临的问题。

栩栩如生的彩扎制品和面人,技法精妙的金苍刺绣,引人入胜的狮阵演出……当深藏在民间作坊里的非遗技艺被抄袭,如何给予创作者维权救济渠道?对此,石狮法院通过统一裁判标准,合理界定公共领域素材与再创作作品的界限。

华山古民居是石狮闽南红砖古厝的代表。石狮法院借鉴涉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针对涉闽南红砖古厝建筑群因历史变迁、继承导致的权属不明问题,引入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妥善平衡古民居产权人、实际管理人和承租人各方主体利益。同时,针对文物资源的统一规范管理和活态修缮利用,石狮法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制定工作指引,并加强信息沟通共享,遏制将文化遗产公共资源恶意抢注为注册商标的行为。

拓展产业深化发展

“延长线”

近年来,石狮法院建立“1246”跨境电商司法服务模式,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电商企业跨境“出海”行稳致远。

“在跨境电商贸易中,部分经营者采用借鉴知名产品设计等方式提高商品销量,其所销售产品会因侵犯当地知识产权而引发法律纠纷”“跨境电商平台交易规则我们并不熟悉,出现了因违反平台规则而被冻结资金账号的情况”,在某次电商企业交流座谈会上,电商代表们交流自身在经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据了解,石狮法院以“问”解“需”,搭建府院联动桥梁,定期召开座谈交流会议,通过问需于企,切中电商企业“出海”中的疑难症结,引导企业积极应对海外侵权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融”促“转”,推进“跨境电商+产业链”双链融合并进,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站点在产权激励、规范管理、纠纷化解、人才培育方面的辐射效应,引导电商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以“判”促“服”,引导经营者就物流纠纷管辖、平台申诉解决和知识产权侵权防控等常见问题开展排查和化解,提升企业风险研判能力,通过知识产权示范性裁判强化跨境电商品牌效应。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石狮法院将深化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发展新格局,通过共商合作机制,拓宽沟通渠道,丰富交流形式,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吕沐华 郑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