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峰的故事——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办学二十周年侧记

2024年10月12日 10:20

这里,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这里,每天都在书写让后进者变先进、让普通者变优秀的故事……

作为石狮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石狮市第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自2004年秋创办以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和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肯定和社会的赞誉,连续16年获石狮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优秀奖,先后获得石狮市教育先进集体、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先进教工之家、泉州市示范家长学校、泉州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示范性绿色学校、泉州市五四红旗团委、泉州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啦啦操、田径)、福建省五一先锋号、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福建省科研实践创新基地校、福建省第二批百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60多项荣誉。

桑梓情怀 助教兴学

“爱国爱乡是每一位石狮人共同的心声,家乡教育是我们海外侨亲心中永远的挂念。”这是菲律宾侨领、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校董会荣誉董事长黄明潭的心声。

与石狮众多学校一样,锦峰实验学校的建设发展,也倾注了旅外侨亲乡贤的满腔热忱和心血汗水,见证了侨亲们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

2003年2月,石狮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办校70多年历史的锦峰小学为依托,合并了周边的塘后小学、松茂小学,并增设初中部,成立“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择新址而建。消息传开后,极大地激发了海外侨亲和广大乡贤的办学积极性。锦峰旅菲侨亲、港澳同胞和社会贤达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兴学。

一楼一木皆是思乡之情,一砖一石尽是赤子之心。学校建校初期五栋楼都是旅菲乡贤捐赠。其中,光箴楼由黄华烽家族集团公司出资135万元捐赠;宜万楼由菲律宾光华集团黄明良、黄明顶、黄明潭三位堂兄弟以宜万家族名义出资135万元捐赠;时宗纪念馆(体育A馆)由黄时宗儿辈五人出资110万元捐赠;时保楼由黄时保家族的菲律宾美德公司出资120万元建设;时班楼由黄时班家族成员出资120万元兴建。2004年,新学校矗立于仑山院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造福家乡子孙后代。

2007年,黄明潭担任旅菲锦峰同乡会理事长,积极促成成立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校董会,并众望所归被推选为首届董事长,由他发起并组织校董们捐建一幢“校董楼”。随着体育文化的兴起,2010年9月,经过校董会的多方努力,侨亲贤达的大力支持,共筹集资金数百万元建设赞玉学术厅、希长篮球场等二期工程。2014年,黄明潭在学校设立“黄明潭家族奖教奖学基金”,至今已颁奖10届。

2016年,现任董事长黄明培先生组织旅菲侨亲,集资150万元兴建学校游泳池。至2018年12月期间,他陆续与各侨亲筹建室内外篮球场等运动场。

不仅如此,由侨亲乡贤组成的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校董会、石狮市锦峰教育促进会,每年都有出资进行奖教奖学。

在市委、市政府发挥财政主渠道投入的牵引下,在侨亲乡贤、片区企业的鼎力支持下,锦峰实验学校办学设施日臻完善。学校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教学楼、办公综合楼、体育训练馆、食堂综合楼、篮球场、足球场、400米环形跑道、学术厅、科技楼、游泳馆、体育馆、塑胶篮球场、排球场、标准网球场、天然草足球运动场、教师宿舍楼、综合艺术楼等教学设施,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科学室、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劳技室、烹饪室、录播室、阅览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学装备达到省级规定的标准。

如今,学校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布局合理,建筑典雅、环境优美。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回环连接,相互呼应,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与浓郁的文化氛围融为一体,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漫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人都能感受到那股浓厚的文学气息。在操场的一角,于敏、黄旭华、屠呦呦等国家勋章的雕像静静地矗立着,他们用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每一位过往的学子,激励着学子们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立德铸魂 静待花开

“太精彩了!宽敞的锦峰厅、震撼的音效可以与电影院媲美……”连日来,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把红色教育活动搬到校园“电影院”内,通过声、光的直观形式,将真、善、美的琼浆注入孩子的生命中,化作自己的精神血脉。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校逐渐将影视融合到小学语文课本和教育教学中,二至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本册教材中的革命文化,立足学校语文“立足单元,走向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教研主题,开展以“重温光辉历史,争当‘红色’影迷”为主题的观影与影评交流活动。各备课组精选《我和我的祖国》《特级英雄黄继光》《英雄王二小》《我和我的父辈》《狼牙山五壮士》等红色影片。精彩的画面和感人的剧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视觉的冲击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有的孩子更是在观影中泪流满面……深化了课堂上无法达到的情感。

观影结束后,师生们带着感动与感恩之心回顾了“革命文化”单元的学习,让课堂文本教学与影视结合,激发学生的感悟与情怀。老师适时为学生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把心中所感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一段段文字,蕴藏着学生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党对国的热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社会价值的探索,达到了立德铸魂的目的。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以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不断深化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为学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德育的核心,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灵魂。学校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贯彻“守则”“规范”等规章制度,以“分类施教、发展特色”为理念,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类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开展安全法制知识的宣传宣教,规范规章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班队评选”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风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台措施进一步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品控。

日前,在“我光盘我光荣”行动中表现突出的40名中小学生,获得“光盘行动—与校长共进午餐”的奖励。共餐时,学校校级领导和行政人员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为同学们打汤夹菜,给学生带去亲切关怀和热烈支持。

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既要以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形式进行,也需要持之以恒地引导训练、评价激励他们去践行,使他们心有价值、行有教养、动有规则,使养成教育自主化、自动化,自然养成好习惯。学校从学生午餐这一细微处入手,出台《锦峰实验学校“光盘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各种奖励措施,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激发向上向善的动力。

关爱师生 品质发展

“锦峰对我孩子的善待,连续九年的坚持,体现了博爱精神,体现了为师者的悲悯之心。作为孩子的父亲,我心存感激!”这是小吴同学的父亲对锦峰实验学校表达的感恩之情。

小吴同学小学和初中都在锦峰实验学校就读,因患有严重先天性疾病——DMD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导致上下楼梯困难,只能坐着轮椅上学。而按学校历来的教室安排,一年级一楼、二年级二楼、三年级三楼,如此类推,直到六年级六楼。学校校领导看到小吴同学上楼不易,给予特殊安排,从三年级起,就把他的教室“定格”在一楼。不仅如此,还特意安排几位同学照顾他,帮助他拿作业本,照料他上厕所,时刻陪伴在他左右,给予他特殊的保护,让小吴同学在学校里感受到爱,与同学们在温暖的校园里认真学习、快乐成长。

“我们坚持‘深耕细作、品质发展’的发展理念,关注每一位师生的成长,弘扬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锦峰精神,以锲而不舍的恒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把锦峰实验学校建成一所高水准、高品质的现代学校!”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晓强表示。

锦峰实验学校现有9个年级,89个班级,4400多名学生。办学以来,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知书、志行、至善”的校训,以“学生向往、家长放心、教师自豪、社会满意”办学目标,打造“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学校精神,确认并坚持“深耕细作、品质发展”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清新和气”的校风,培养“善导育人”的教风,养成“多思勤问”的学风,注入“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心灵美雅”的人文素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逐步形成“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训练有特长”的办学模式。

高效高质,推进学校行政管理精细化。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学校内部管理的措施,全面开展“亮牌示岗”,全体上岗人员佩戴工牌带班、值班、护导,各司其职;先后组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课后服务管理、教师聘后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班主任队伍管理工作专班,通过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引导教师认真履职,细致高效完成工作。

建强师队伍,强化教学教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现有泉州市学科带头人3人、泉州市骨干教师11人、石狮市名师3人、石狮市学科带头人4人、石狮市骨干教师20人、石狮市教坛新秀19人、石狮市教学能手46人。学校注重扬师德正师风,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落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秉承“质量立校”的观念,多措并举勤抓教研,通过完成“六个一”任务,即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上好一节教学公开课、设计一套较高水平的试卷或作业、上交一份较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效率。继承“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教师论坛、新教师入职培训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出台《青年教师“双轮驱动”培养体系建设方案》,积极构建“专业化成长驱动”和“管理素质提升驱动”的“双轮驱动”培养体系,为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与成长赋能。

以课程建设为支撑,让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品质发展。学校结合学生特点,让教育返璞归真,着力构建具有锦峰特质的“朴素”课程,以培养知书、志行、至善的锦峰少年。基础型课程以基础加整合为基本内容,为学生出彩打底色;拓展型课程以兴趣加特长为出发点,为学生出彩拓渠道;探索型课程以感官体验加社会实践为途径,为学生出彩注活力。其中,拓展课程中的社团课程是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锦峰少年宫课程和兴趣社团课程作为其主要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五大领域,40多个可选择的课程,激活学生的天性,让个性大放异彩。

破局“双减”,向“减负提质”精准发力。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以作业研制撬动改变提质“双减”,以拓宽课后服务范围保质“双减”,以健全评价明向“双减”,以家校社协同增援“双减”,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质量”,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育并举 人人出彩

绿茵场上,热情如火,一两千名学生翩翩起舞,他们手中挥舞的彩球,犹如盛开的花朵,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少年们的欢腾声如同一首赞美青春的交响曲,他们用舞动的热情,诠释着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的校训——知书、至行、至善。在这个充满活力与荣誉的校园里,啦啦操不仅是体育的竞技,更是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锦峰学子们的梦想与希望,见证着他们一步步迈向美好的未来。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开展以啦啦操为基础的学校体育课程、大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一查二渗三激”(“一查”是指先进行“校园啦啦操认识情况调查”和“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推广方案。“二渗”是指学校将通过啦啦操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啦啦操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内外现状,并让学生通过电视网络观看啦啦操赛事,了解啦啦操竞赛种类及套路。“三激”是指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推广策略;以创建“福建省啦啦操传统项目特色学校”为契机形成特色策略;以开设校本课程形成创编策略;通过“一组二训三赛”(“一组”是指选拔优秀运动员,组建校队;“二训”是指校队训练;“三赛”是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形成建设策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集体荣誉感,带动学校体育文化上升到新的层次,使体育精神成为一种校园文化,逐渐形成“以体育德、以体益智、以体寓美、以体促劳”的五育并举新格局,以校啦啦操队为代表的体育特色可谓有口皆碑。

学校自2014年组建第一支啦啦操队以来,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和荣誉,先后斩获澳大利亚世锦赛亚军1个、全国啦啦操赛冠军20个,连续8次荣获福建省中学生啦啦操锦标赛团体冠军,先后被授予“全国啦啦操五星级俱乐部”“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全国啦啦操优秀推广单位”“全国啦啦操特别贡献奖”“2022年度全国啦啦操十佳星级俱乐部”“国家青少年啦啦操集训共建单位”等荣誉。

啦啦操项目取得的骄人成绩,为学校特色办学打开了一扇窗。学校以此为抓手,以体育精神为引导,大力推进“体育与健康”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体育文化特色。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学校推行“1+N”模式,其中,“1”指国家体育课程,“N”指每周一节的校本体育特色课程,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为跳绳、跆拳道、篮球、足球、羽毛球、啦啦操,学生可以根据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每周二下午的课后时间进行。此外,针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还按年级、分季节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如夏季是跳绳、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冬季则是全校性长跑。同时,学生可以在4:30课后托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体育活动,并临时组班,所有的体育场馆都向他们开放。

在“精英+群众”体育特色发展思路下,学生都得到人人出彩的机会,学校在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上也有不俗的成绩。

(记者 许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