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启动市区道路塌陷检修项目,将对全市主次干道进行全面“体检”,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9月13日上午,记者在市区海宁路看到,一辆道路地下病害雷达检测车正在有序作业。随着检测车辆沿着行车道缓缓前行,地下路况通过雷达信号波反馈实时在电脑上显示,随后现场工作人员根据雷达图谱,对道路地下病害情况进行信息采集。
道路出行事关千家万户。道路一旦出现塌陷不仅对市民出行造成危险,也可能影响地下水电路、燃气管道安全。对此,我市未雨绸缪,将市区道路塌陷检修项目列入今年重点项目,主要依托电磁波遥感、摄影测量、探地雷达等多技术、多设备协同开展道路塌陷隐患检测,查看是否有对道路运行安全造成危害的地下空洞、脱空、土体疏松区和富水区道路结构异常形态病害体。这些采集完的信息将汇总给数据分析人员进行分析处理,最终把疑似病害的位置定位出来,再由详查人员根据坐标放样到现场,作进一步详查,形成检测台账,为今后道路塌陷隐患治理提供依据。
据了解,此次检测工作从9月份开始启动,计划在6个月内检测完毕。检测过程中,为了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检测人员采取“白+黑”两班倒模式作业,即白天进行人行道普查,晚上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对行车道进行普查。
(记者 洪菲菲 黄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