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研究人员采集超临界二氧化碳污水染色技术的有关数据
染色不用一滴水,污水实现零排放!在石狮,这项曾经被业内人士称为“天方夜谭”的技术,经由大连工业大学郑来久教授团队攻克后,如今在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下,已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在位于鸿山镇的福建兴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里落地生“金”。
这是石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结出的产业硕果。科研成果和产业化之间,如同高山间隔着一条峡谷。如何让成果走出实验室,赋能产业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在这一改革领域,石狮精准赋能、深度服务,积极畅通产学研合作渠道,持续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活力,让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变得越来越通畅。
搭平台 精服务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高速路”
众所周知,纺织印染作为纺织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历来伴随着高能耗、高排放的难题,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巧妙解决产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是所有印染企业的必答题,这在闽派纺织服装的策源地与大本营石狮也不例外。近年来,面对能源“双控”,石狮市委、市政府和印染行业瞄准高端制造和低碳环保全面发力,加速绿色转型升级步伐,绘就印染产业最美底色。由政府搭台、校企“牵手”的再生聚酯鞋材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便是其中一个生动注脚。
时间回拨至去年6月。彼时,泉州市大院大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在石狮举办。活动现场,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高级顾问、大连工业大学教授郑来久就“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鞋材”成果进行推介。这项创新成果,让福建兴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心生合作的念头。会后在“红娘”——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的“做媒”下,双方“喜结良缘”,开启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鞋材技术的落地转化。
能让兴迅新材料“心动”的,正是这项科技成果颠覆了传统的有水印染技术。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院长蔡涛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以二氧化碳为染色介质,整个染色过程脱离了水和化学助剂的使用,不仅实现无污水排放,而且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深度分离回收系统,有效实现染料、二氧化碳的循环回用和釜体的二氧化碳流体自清洗。
在蔡涛看来,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的产出高地,但许多好的成果因为找不到应用市场而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遇到难题时,也因为找不到解决办法而影响发展。究其原因,是高校与企业沟通不畅。而石狮打造的全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就是校企间的纽带,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落地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等产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7个,形成支撑新材料、智能制造、纺织服装、海洋加工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2023年初,推动“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石狮华大数字经济研究院”等2个科研平台相继落地。2023年以来,7个平台累计服务企业300多家,举办30多场技术推介活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多项,为企业合作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30多项。
“在挖掘科技成果上,我们会通过直接和高校院所联系合作,跟进一线研究团队的研究进展,跨区域获得科技成果资源;在需求端上,我们会上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征集企业需求,为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寻找合适的土壤。”蔡涛表示,石狮着力打造的全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正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领域中默默耕耘的“接力式”转化者,这些平台也在成果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日益发挥着“连两端”的关键性作用。
聚合力 激活力
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
在商贸之都石狮,短短几年间迅猛发展的企业有不少。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12月,邱远望从厦门来到石狮投资,注册成立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仅用了4年时间,他带领企业从一个在创业中心租赁厂房的小微企业成长为总资产超过2.5亿元、自有厂房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泉州市新型研发机构、泉州市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等荣誉。在邱远望看来,企业“加速奔跑”的背后,离不开石狮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和支持。
完善科技政策体系、扎实落地科技惠企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项行动、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近年来,石狮以一条条务实管用的制度措施、一项项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让企业拥有了敢转、想转的底气。
基于此,中益制药先后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以研发项目吸引高校研发力量,助力企业发展。在“智囊团”的合力攻关下,一篇篇科研论文从“纸上”落到“地上”,一项项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一个个专利项目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截至目前,该企业申请核心知识产权专利60余件,其中45件已授权;企业成功取得14个中药提取物备案号及1个中药饮片生产许可,制定了5个国家天然提取物标准品,开拓了250多家优质客户,实现跨越式发展。
聚合力,激活力!除了助力科技成果“牵手”市场,石狮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许多“实招”“硬招”,比如,以加大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兑现科技惠企资金,强化创新要素保障;以引导支持企业重视新技术攻关,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机制、强化创新人才引育留用,推动创新转化平台建设……
如今的石狮,正着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系统,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石狮落地生“金”,让更多科技“繁花”结出产业“硕果”。
(记者 庄玲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