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狮市将继续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全覆盖建设。日前,石狮市对全市“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调度,既肯定成效也查摆不足,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建设点工作专班要凝聚各方服务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如期建成、建好见效。
建设“党建+”邻里中心的初衷,在于通过设置或整合“1+6+X”功能资源,加快补齐政务、养老、托幼、教育、健康、文体、生活等短板,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从已建成并投用的几个“党建+”邻里中心来看,功能设置及日常运转都较好地满足了周边群众的实际需求,确保“阵地用得起来、群众愿意进来”。
对即将建设的其他“党建+”邻里中心来说,学习观摩先进,目的在于有所借鉴和启发。而从多地的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点要么需求调研不足、不知道从何处切入,要么资源功能整合不足、重建设而轻服务,要么未能形成常态运营理念、导致阵地无法长效发挥作用。按照这样的思维来建设,不仅同“党建+”邻里中心的建设初衷相悖,造成资源浪费,其成品也必然无法让群众满意,经不起百姓的检验。
有鉴于此,其他即将建设的“党建+”邻里中心,在设计阶段时就应理清思路、校准方向。首先是抓实抓细前期的需求调研。邻里中心是建来服务群众的,中心要设置哪些功能板块,要根据群众的需求来定。这就需要各建设点在方案设计前,先深入了解辖区不同群体的需求情况,通过不同渠道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这样才能确保后期的功能设置精准、建成的邻里中心好用管用。
其次,要充分整合各方服务资源。建设“党建+”邻里中心,是为了完善相关功能设置,更好地满足群众“6+X”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一方面应该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的要求,用好群众需求调研成果,推行“一室多用”“多样赋能”,并及时根据实际运转情况调整群众流量少或满意度低的服务功能区域;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周边已有功能、避免重复建设,并积极对接上级各部门下沉资源,真正把邻里中心建成有温度、群众获得感强的美好家园。
此外,要落实常态长效运营。建设“党建+”邻里中心,重要的是能用、好用并且还要用好,而不是建好了就关起来闲置着。因此,各邻里中心既要重建设,还应重服务。平时,应主动策划相关主题活动,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运营,真正推动这一服务阵地常态开门、长效运营,发挥好便民利民作用,让群众愿意来、喜欢来、还想来。(康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