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10余分钟!急性心梗患者获救
近日,石狮市发生的一起紧急救治的事迹迅速传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新华社等各大平台的转发报道。这一事迹不仅彰显了石狮市医疗急救体系的高效与专业,也体现了医护人员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冷静与果断,并再次提醒了公众对于急症救治重要性的认识。
前不久,50多岁的市民陈先生在游泳时突感胸闷不适,没想到回到岸上后,他瞬间晕倒在地,被紧急送往石狮市总医院救治。
时间回溯至事发当天下午,陈先生正在室内游泳馆锻炼。在常温游泳池完成运动后,他又跃入冷水池中。
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剧烈运动导致血管难以承受忽冷忽热的变化,加之陈先生此前已有胸闷症状,却未予以足够重视,此次遭遇突发状况,他回到岸上后瞬间晕倒在地,呼之不应。
在场人员发现此情况后,立即采取胸外按压措施,并同步拨打120急救电话。当天16时50分,120救护车急速驶入石狮市总医院急诊科。“快,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10余分钟!”急诊科医护团队一边向120医生询问病情,一边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协助120迅速将陈先生转至抢救室。急诊科医生快速进行评估,所有的征象都表明患者已心跳呼吸骤停,没有生命体征。
这是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较量!医护人员迅速组建心肺复苏团队。“立即进行持续胸外按压、实施电除颤、进行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以控制呼吸……”每一项急救措施都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尽管众人深知时间越久,生还希望将愈发渺茫,但他们始终未放弃。庆幸的是,经过急诊科团队长达10分钟的心肺复苏,患者成功恢复自主循环与呼吸功能,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然而,复苏成功后,陈先生仍多次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急诊科团队及时通过电除颤、心肺复苏治疗及药物治疗,最终成功帮助他恢复心律。
时间就是生命,在此关键时刻,急诊科介入组长、副主任医师卓明峰及其团队迅速做出决策,当晚为患者实施冠脉造影术,术中提示患者三支血管病变,此次心跳骤停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于是,团队立即为患者施行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术及冠脉介入治疗术。术后,陈先生被安全转入ICU进行密切监护,经过5天的精心治疗后,顺利转至急诊科普通病房继续康复,目前已痊愈出院。
“人人都是急救者!此次陈先生得以成功救治,在场发现且主动实施胸外按压措施的人员相当关键,是他们为陈先生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卓明峰说。
“冬春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市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卓明峰提醒说,对于喜欢晨练的老年人,尽量不要在气温较低的清晨锻炼,可以把晨练时间适当推迟;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冬泳,以免诱发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平时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并定期监测和体检。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开通血管获益越大。若抢救不及时,心肌坏死面积大,心功能严重受损,就会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或猝死。因此,当市民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时,千万别强忍着,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记者 黄翠林 通讯员 陈偏偏 谢培珍 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