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破圈”发展

08-07

08-07

中医康复科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提起妇幼保健院,多数人会默认其服务聚焦于妇女、儿童。而在石狮市妇幼保健院,随着中医康复科的成立,其服务已实现从特定人群向全人群的跨越覆盖。

2023年,石狮市妇幼保健院将儿童保健科的中医保健、儿童康复业务独立出来,延伸开设中医康复科。科室开设至今,以妇女儿童传统康复为根基,解决全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以骨科康复、神经康复为特色,着重攻克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疑难杂症。

1 突破“妇儿圈” 传统康复服务全人群健康

自成立以来,中医康复科围绕全人群健康需求,不断拓展服务边界。

“科室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与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向全院临床科室推广11项中医适宜技术,目前,已深度渗透至全院诊疗体系,构建起覆盖多科室的服务网络。”中医康复科康复组长刘晨介绍。

其中,新生儿科采用中药洗浴配方,为黄疸患儿温和退黄;儿保科推出健脾贴、生长贴等特色贴敷,助力儿童脾胃调理与生长发育;妇科门诊运用排气贴,促进术后患者胃肠蠕动与排气;孕产保健门诊运用妊吐穴位贴敷,为妊娠呕吐患者减轻孕吐反应;产科开展产后热奄包疗法,缓解产妇宫缩疼痛。

与全院临床科室联动之外,中医康复科还致力于服务全人群的健康问题,以针刺、推拿、穴位贴敷、拔罐、刮痧、艾灸、耳穴等传统中医外治法为基础,结合督脉熏蒸、棍针、杵针、小针刀等中医特色技术,广泛开展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科等疾病治疗,同时,针对颈肩腰腿痛等疼痛类疾病提供专项康复,并有效调理体质虚弱、睡眠障碍等亚健康状态。

中医护士运用中医特色技术棍针治疗颈肩腰腿痛

颈肩腰腿痛作为困扰中青年及老年群体的“现代病”,是科室接诊量最大的病种之一。长期伏案、久坐不动、姿势不良、过度劳累等习惯,易导致肌肉劳损、关节退变、神经压迫,针对常见慢性疼痛,科室创新采用“传统中医治疗+现代康复PRI不对称理论”的综合康复模式,实现“快速止痛+减少复发”的双重效果,为患者带来全新就医体验。

“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创新,往往可以起到1+1>2的作用,对于怕针、惧药的患者来说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刘晨表示。

2 训练营正“热” 骨科康复守护青少年生长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位于中医康复科的青少年脊柱侧弯训练营也成为“热门选项”。

不同于常规课程的技能培养,这里的核心是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在现代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融合运用推拿、拔罐、中药等传统中医疗法,对孩子们的脊柱侧弯问题进行康复介入。

中医康复科开设青少年脊柱侧弯训练营

据了解,脊柱侧弯是继近视、肥胖后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脊柱侧弯列为青少年重点筛查和监测的疾病,国家卫健委在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中也将脊柱侧弯作为监测指标。

“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如果不加干预、任其发展,脊柱侧弯角度进展的风险会增加。”刘晨提醒,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以显著控制进展,减少因脊柱畸形带来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日常中,家长可以注意观察孩子体态,如双肩是否等高、后背是否对称,发现异常时应尽快就诊。”

据悉,中医康复科于2023年初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综合康复,2024年通过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主办的千医巡讲千县工程“知‘脊’少年,百城计划”初级培训中心申请并授牌,成为区域内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的重要阵地。

青少年完成现代运动康复训练后,通过推拿松解紧张的椎旁肌群

除了脊柱侧弯以外,针对青少年高发的体态不良、小胖墩、特发性矮小等问题,科室还推出体姿体态、体适能训练营,并长年开展一对一和小组课,目前,已接收来院评估青少年634人,对108人进行干预。

科室还重点开展O型腿、X型腿、扁平足、髋关节脱位术后、斜颈等骨骼肌肉发育问题的康复。“这些问题往往有明显的早期信号,家长需格外留意,如扁平足的孩子常常走一段路就喊累,斜颈的孩子则习惯性头部偏向一侧。”刘晨提醒,发现这些情况时应及时干预,避免问题随生长发育加重。

3 “家门口”服务提质 神经康复点亮特殊患儿希望

记者走访中医康复科发现,科室内有许多因为不同疾病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

康复治疗师为脑瘫患儿进行上肢功能训练

“1岁9个月时,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1岁11个月时,可以在治疗室独立步行;2岁时,已经能够在外界复杂环境中自由行走。”说起女儿的进步,市民陈女士的眼眶微微泛红。

女儿因早产和颅内出血,自出生以来就面临重重考验。“同龄的宝宝3个月大时,已经能够俯卧抬头看鲜艳的玩具,而她却一点也抬不起头。”为此,她担忧不已,带着女儿辗转省内外多家医院进行检查,被确诊为FOXP1综合征,一种因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神经发育障碍,以认知、行为、情绪和生理多重障碍为特征,几乎所有的患儿都会经历全面发育迟缓。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幸运的是,在中医康复科,女儿接受了现代康复训练和传统中医疗法,如今状态已经明显好转。

近年来,随着中医康复科疑难诊疗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家门口”康复的便捷。当前,科室有40余名患儿正在接受神经康复,除小儿脑瘫、发育迟滞等常见疾病外,还涉及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与颅脑外伤、颅内出血、脊髓栓系、脑肿瘤、臂丛神经损伤等多种疾病的恢复期康复。

“我们始终在挑战与突破中前行。”刘晨介绍,科室专门设立针灸推拿门诊、康复门诊、中医治疗室、运动康复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物理治疗室、艾灸治疗室、熏蒸治疗室,配置经颅磁刺激仪、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中医体质辨识仪、艾灸仪、督脉熏蒸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引进Pri不对称姿势恢复技术、SPS螺旋稳定肌肉链技术、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NS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等康复技术,在现代康复训练之外,运用传统中医疗法提升康复效果,帮助患儿突破身体限制,慢慢融入生活。

(记者 黄翠林 郭雅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