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网格化”促基层服务水平再提升

02-14

02-14

近年来,石狮市始终贯彻秉持并践行着“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理念,深度整合与优化现有各类信息化治理手段,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推动各部门、各环节高效协同,基层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实现显著提升。

精准追踪

夯实数字治理根基

2025年1月,市公安机关接上级指令搜捕在逃人员王某。借助网格化工作系统,警方迅速核查王某的流动轨迹,发现凤里街道某公寓曾通过“i石狮”微信小程序自主上报过相关流动人口信息。辖区派出所依据这一线索,迅速锁定并成功抓捕了在逃人员。

针对外来人员流动性大、信息采集困难的问题,石狮市积极探索信息化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汇聚6.6亿余条数据资源,搭建“人口活跃度感知”和“流动人口疑似漏登”等大数据模型,精准下发7.5万余条数据核验指令,能够实时感知人员的流入流出,有效填补了流动人口管理的漏洞。截至目前,已累计更新人口信息145万余条、房屋信息43.8万余条、企业信息2.8万余条,进一步完善了“一标三实”信息,构建起“精准全面、高效整合、动态更新、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数字治理“大基座”。

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数字基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许多房东在与房客签订租房合同后,都会及时使用“i石狮”微信小程序完成流动人口信息申报,并定期查看房屋管理系统中房客的活跃情况,更新信息,真正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

精准洞察

实现纠纷闭环化解

2024年9月,凤里街道的蔡某某扬言实施个人极端行为。派出所接警后,经核实发现其为列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且一年内多次与他人发生纠纷。经模型运算,蔡某某被认定为肇事肇祸高风险人员,系统及时发出预警。随后,由相关部门组成帮扶小组,网格员多次走访了解情况,收集到蔡某某不按时服药、家庭经济困难、长期无固定职业等信息,为落实帮扶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最终,蔡某某得到了有效治疗,成功化解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基层矛盾纠纷常常面临预警难、响应慢、整合难、分流慢、溯源难、化解慢的“三难三慢”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境,石狮市从矛盾纠纷化解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入手,通过预警前置、力量整合、溯源共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搭建易激化矛盾纠纷模型,实现了各部门间的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

自工作开展以来,石狮市共排查出易激化矛盾纠纷高风险人员99人,各类矛盾纠纷9093件。其中,公安警情转办、网格摸排占比91%,群众直接反馈事件占8.1%,所有纠纷均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精准摸排

全面起底安全隐患

近日,凤里街道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某小区因年久失修,临街商住楼外墙窗台滴水线条开裂脱落,且存在再次脱落的风险。由于小区一层为商业门店,人员车辆往来频繁,安全隐患极大。网格员迅速将情况采集上报至“网格通”App。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在楼栋周边拉警戒线、设警示标识,并安排网格员逐户与业主沟通,最终推动住房和店面业主共同出资维修。目前,墙面已修缮完毕。

石狮市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结合日常巡查走访,网格员们提前发现网格内涉及群众矛盾纠纷、公共安全等问题和诉求,成为发现问题的“敏锐眼睛”,并常态化解答居民诉求。

为解决“群众诉求点多面广、转办落实反映时间长”的治理短板,石狮市依托智慧石狮管控指挥平台、“网格通”App、“i石狮”小程序,整合各部门、各业务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网格员将采集到的信息录入“网格通”App,上报流转至相关部门或村(社区)进行处置,处置完成后由网格员现场勘察确认,形成“信息采集—排查报送—处置反馈”的业务处置闭环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工作任务跨层级直达、可视化督办、全过程留痕,精准高效地解决居民诉求,排除安全隐患。

(记者 陈嫣兰 通讯员 张雅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