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源探索出一套“四有”治理密码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小区在硬件上暴露出的问题逐年增多,成为基层治理的一个新难题。日前,记者在宝盖镇宝源社区采访时了解到,该社区“四有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宝源小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的密码。
宝源花园建于1997年,至今已有28年时间,存在与许多老旧小区一样的“通病”:设施老化问题逐年增加、物业管理跟不上新时期要求。如何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宝源社区构建穿透式组织体系,形成“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网格长—楼栋长”的治理架构,做到“上下联动、一贯到底”。在此基础上,该社区创新性地推出“四有工作法”模式,破解原生动力、工作机制、管理经费、服务载体等方面的堵点。
凝聚先锋力量,确保“有人管事”。宝源小区积极动员离退休干部、居家楼嫂、在职党员等群体参与治理,于2019年成立党支部,7名支委中4名为退休干部。同时,小区还选优配强业委会成员,业委会班子成员既有退休干部,也有在职老师、单位职工,党员占比超过50%。
健全协商机制,实现“有章议事”。社区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议事协商机制,发挥48名楼栋长、梯代表“熟人”优势,化解邻里小矛盾;对于涉及公共利益或楼栋长解决不了的,则提交至“邻里议事厅”,每月召集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等协商议事;小区自身无法解决的,上报每季度召开的社区联席会议,由挂钩市领导协调解决。在这一工作机制下,该小区成功解决部分楼栋电梯加装、小区“二次水改”等难题。
拓宽筹资渠道,保障“有钱办事”。宝源社区一方面主动对接各级各部门,争取经费支持,2022年以来共争取到200余万元,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另一方面系统梳理小区公共资源,通过规范停车位管理、整合租赁摊位、建设充电桩等,盘活公共收益。此外,设立小区“小公维金”,经协商物业公司做出让利,从缴交的0.8元/月/㎡物业费中提取0.1元作为公维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管道清淤、破损井盖更换等一系列关系民生小事得以快速解决。
做实服务载体,力求“有情暖事”。近年来,宝源花园围绕打造“宝源情邻里亲,五湖四海一家人”的和谐小区建设目标,聚焦“一老一少”高频需求,以“党建+”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链接各级资源、挖掘内部力量,建起儿童之家、中医诊疗室、居家养老服务站等人文关怀阵地,成功打造“宝源有理”理论讲堂、“声动宝源”老少舞台、“阅动宝源”书香社区、“宝源未来”城乡少年宫、“健康宝源”中医诊室等特色服务品牌。
(记者 林智杰 通讯员 柯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