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大党委”绘就基层共治共享新蓝图
近日,湖滨街道在湖边社区市直机关宿舍楼举行“邻里微家园”“青年人才之家”“社区助残服务站”“湖边社区职工+社工+志愿者综合活动中心”四个便民服务活动阵地的启用揭牌仪式。四个便民服务活动阵地集中揭牌,是湖滨街道发挥“大党委”综合协调作用,助推基层治理和物业管理水平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的缩影。
精心谋划
推进基层治理“破局”
自2024年底玉湖点“大党委”组建后,“大党委”书记迅速行动,多次前往实地走访。在走访过程中,不仅深入了解各社区存在的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短板和弱项,还仔细摸清所辖物业小区的详细底数。每到一处,都与小区居民亲切座谈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对于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立即协调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对于需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的问题,则认真记录下来,提交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调议定。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详细的问题清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
截至今年6月份,湖滨共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3场,专题会议5场次。在每次会议上,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围绕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出谋划策。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协商,现场解决问题近20项(件)。
精准协商
有效解决利益诉求
为了确保每次联席会议能够取得实效,在会议召开前,“大党委”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与社区、成员单位、居民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居民群众随时反馈问题和提出意见。
在收集到各方意见和建议后,“大党委”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精准聚焦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组织相关专家和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制定方案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力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问题的有效解决。例如,在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时,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合理规划停车位,同时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提高停车效率,有效缓解小区停车压力,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精细推进
创新举措赋能治理
在“大党委”的指导协调下,湖边社区积极推进辖区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工作。从基础设施完善入手,对小区道路、排水系统、照明设施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解决小区内涝积水等问题。同时,注重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建设休闲健身设施,为居民打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形象和价值,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大党委”指导湖边社区积极推进业委会组建工作。业委会成立后,在小区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业委会组织居民共同制定小区文明公约,规范居民行为,加强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大党委”积极指导社区谋划“邻里微家园”便民服务活动阵地的建设,将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服务阵地拓展到小区内。通过整合资源,建成了一批集党群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活动阵地。这些阵地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如设立便民服务站,提供水电费缴纳、快递代收代发等服务,还开展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科普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便民阵地建设,完善老旧小区的服务功能,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记者 张军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