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家精神闪耀石狮
在闽南沿海的千年商埠石狮,“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早已融入城市血脉。然而,这座以民营经济闻名的城市,正以另一种方式追寻城市精神的高度——为“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先生设立雕像。这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先驱的致敬,更是石狮对自身文化身份的一次重构,将“科学报国”的赤子情怀深深刻进石狮的文化基因。
2025年1月21日,谢希德先生雕像在石狮学府公园揭幕,这位从石狮走出的“中国半导体之母”,以沉静而坚毅的姿态凝视着家乡的莘莘学子。3月19日,在谢希德先生诞辰104周年纪念日,《石狮日报》以《希贤立德 薪火相传》为题,详细回溯上海石狮商会、石狮市工商联以及谢希德先生家人等石狮社会各界,在推动谢希德雕像落地石狮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谢希德先生的生平,是科学家精神最生动的诠释。1921年出生于石狮祥芝镇赤湖村的她,于1951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次年便毅然与丈夫曹天钦博士归国。面对西方技术封锁,她与黄昆先生合著《半导体物理学》,成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半导体的教材,带领中国半导体技术艰难起步。作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创始人、奠基人之一,谢希德先生因其在半导体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母”。她不仅是科学家,更是教育家,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推动学科革新,培养出大批科技人才。
这份“科学报国”的信念,与石狮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脉相承——石狮人闯荡商海的勇气,在她身上转化为攀登科学高峰的执着;石狮人“爱拼敢赢”的韧性,升华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治学态度。正如石狮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邱银河所言,“石狮一座小城就有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多少人不知道的‘硬实力’!”
雕像的意义远不止于纪念。作为谢希德先生的第四座雕像、石狮首座落成的石狮籍科学家雕像,既是传承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工程,更是向外界展示石狮“科教育人、英才辈出”的绝佳窗口,石狮既能孕育“爱拼敢赢”的商界传奇,更能锻造“敢为天下先”的科学脊梁!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雕像是由上海石狮商会捐建,筹划五年、最终落成,借由一座3.65米的花岗岩雕像,石狮籍企业家和科学家在这里实现完美契合。换言之,石狮人不仅“会赚钱”,更要“有信仰”,这种信仰,是对知识的敬畏、对创新的追求,更是对家国情怀的坚守。
当今之中国,正昂首阔步走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征程上。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是个大有可为、大可作为的时代。石狮以一座雕像回应时代命题,既是对先辈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这或许正是石狮最珍贵的传承——让科学家的名字成为城市永恒的地标,让科学家的精神照亮一代代人的征途,在闽南大地上续写属于科学与时代的传奇。(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