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镇卫生院:从“有”迈向“优” 百姓“家门口”看上好中医
近年来,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不断攀升,老百姓对中医药服务的关注点正在从“有没有”转向“优不优”。
面对这一趋势的转变,永宁镇卫生院紧密围绕老百姓的健康需求,把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稳步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自2024年8月完成中医馆改造后,我们的就医环境、诊疗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都迎来了崭新变化,‘家门口’的中医药服务迈向优质化、高效化,百姓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满意度也不断增强。”永宁镇卫生院院长邱尚熊表示。
环境升级:中医馆“迁居”焕新颜
永宁镇卫生院中医馆完成升级改造
馆内空间布局敞亮
日前,记者走进永宁镇卫生院三楼,古色古香的场馆环境映入眼帘,一条文化长廊贯穿其间,为群众普及中医知识。
在各个诊室内,医务人员正忙碌着给群众进行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以前的中医馆在一楼,场地没有这么大。现在的环境更好了,床位够,设备足,治疗项目也丰富多样。”因颈椎疼痛正在接受治疗的居民林阿姨赞不绝口,“最重要的是,院里新装了电梯,老人家过来看病治疗,再也不用辛苦爬楼梯了。”
记者观察发现,中医馆“迁居”三楼后,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升级和蜕变。馆内空间布局敞亮,设有传统中医治疗区、中医康复区、小儿外治区等多个功能区域,科室资源深度整合,凝聚中医治未病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骨伤科等力量,形成了强大的服务合力。
“我们注重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服务紧密结合,能够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群体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中医药保健和疾病治疗服务。”邱尚熊介绍道。
如今,把脉问诊、遣方用药、调理康复等,都可以在“家门口”的中医馆实现,这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据统计,2024年,永宁镇卫生院中医诊疗20552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4.63%。
业务拓展:打造“家门口”便捷康复服务
推出熏蒸治疗业务
患者使用功率自行车进行康复锻炼
“近年来,在医共体的有力带动下,石狮构建了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市级医院中医科在复杂病例处置方面具有优势,发挥着引领和支撑的作用,而基层医院中医馆的建设,也必须明确功能定位,主动寻求差异化特色发展路径。”邱尚熊指出。
从永宁镇卫生院中医馆当前的就医特点来看,小儿群体因咳嗽、鼻炎、感冒、消化不良及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就诊量大;中老年群体则对颈肩腰腿痛等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治疗需求旺盛;年轻群体主要存在“网球肘”“鼠标手”等问题,学生脚踝扭伤情况也较为常见。此外,部分脑卒中患者对偏瘫等后遗症的康复咨询也日益增多。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解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就近就医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承担复杂病例的初步诊断及后续康复,以更好地衔接上级医院,确保分级诊疗体系的顺畅运行。”邱尚熊说道。
基于此,中医馆在传统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刮痧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新增中医四诊仪、熏蒸治疗仪等设备,推出中医体质辨识和熏蒸治疗业务。同时,在原有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脉冲针灸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添置,新增5台双通道中频治疗仪和1台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治疗需求,减少就医等待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医馆重点打造的中医康复室也引进一系列新设备,如上下肢功率自行车、直立床、站立架、脉诊仪、高压低频脉冲仪、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器、平行杠、双向康复训练阶梯、体操棒、矫正镜、OT桌、手功能训练物品、PT训练床、PT凳子等,这为康复相关治疗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不仅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更加规范,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也具备了扎实的条件。”邱尚熊指出,康复是一个长期且频繁的过程,卫生院推出康复业务极大便利了群众,能够大大节省患者往返大医院的时间和精力。
合作深化:上级专家定期坐诊基层
泉州市正骨医院主任医师陈夏平到院坐诊
“太好了,专家又下来坐诊了,我们不用辛苦跑到泉州了!”1月18日上午,在永宁镇卫生院开展的专家坐诊专场中,居民李阿婆在家属的陪伴下,找到泉州市正骨医院主任医师陈夏平复查右手臂的伤情。
此前,李阿婆因外伤导致右手臂肿痛难忍,得知陈夏平主任正好来到“家门口”的卫生院坐诊,便立即前来寻求治疗,经细致检查后,被确诊为右桡骨远端骨折。考虑到阿婆已是高龄,陈夏平决定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固定的中医传统疗法,减少其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经过近一个半月的恢复,阿婆的病情明显好转。复查显示,其骨折端对位对线尚可,骨折线进一步模糊,并有少许骨痂形成。这一结果让家属十分欣喜,“原本还很担心要到大医院去手术,专家下来坐诊,直接给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让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永宁镇卫生院中医馆共有医务人员7名,其中,主治医师2名、执业医师3名、助理医师1名、康复治疗师1名,为了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就医需求,该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努力打造一支能看病、看好病的优秀中医药人才队伍。
在此背景下,中医馆已先后引进两名上级专家定期坐诊,其中,泉州市正骨医院主任医师陈夏平以骨伤治疗方向,帮扶发展科室骨伤薄弱环节;石狮市中医院康复科主治中医师邱宗鑫以传统中医方向,帮扶推动科室推拿技术提升。自专家下沉基层以来,不仅方便群众就近解决疑难病症,还通过师承带教,有效带动院内医务人员技术提升。
此外,中医馆还循环派出骨干外出深造,接轨先进中医治疗技术,精进个人业务能力,同时,引进并创新应用新技术,提升科室整体实力。目前,已有1名医务人员在泉州市正骨医院跟师学习,未来,有望引进新技术开展熏蒸治疗,巧妙利用药物和热力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更好地治疗和缓解多种疾病。
(记者 黄翠林 郭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