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起,石狮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推出“晨鸽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每天安排老师提早半小时到园,带着提前到校的孩子们一起“玩中学、学中乐”。这一坚持接近三年,为家长和孩子们服务500期(次)。(详见2月26日《石狮日报》二版)
早上“送娃入校”与“准点上班”的时间冲突,对很多双职工家庭来说是个极大的困扰。石狮第二实幼推出“晨鸽行动”,组织志愿者老师轮流提前到园,让家长送娃、上班两不误。这一温馨之举备受家长肯定,值得点赞。
举一反三,这一看似微小的破题思路,也为其他领域办好为民实事、提升基层治理质效提供了生动样本。
精准聚焦民生痛点。“晨鸽行动”的启动并非心血来潮,这是幼儿园方面为缓解家长“送娃入校”与“准点上班”的时间冲突而推出的针对性之举,敏锐捕捉到“时针刻度”背后的民生焦虑。“晨鸽行动”急家长之所急、解家长之所难,既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也促进家校协作。事实证明,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往往体现在对“生活褶皱”的细致熨烫,而其前提就在于真正深入百姓,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群众急难愁盼、找准治理突出问题。如此,施政才有准确方向,群众才有实际获得感。
善于突破传统窠臼。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何时上学入园,有相关的制度要求。为了破解“8点冲突”的困局,石狮第二实幼以“全员轮值”的形式,在弹性的时间段推出“晨鸽行动”,引导教职工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差不多每人每月轮值一天。这样的统筹安排,既保障服务质量,也不给教师增加太多额外负担。延伸到其他项目,在施行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管理乃至机制上的阻滞,这就需要相关各方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拿出智慧、协力解题,确保为民解难落地见效。
久久为功长效推进。民生实事不应“昙花一现”,为民服务最忌沦为作秀。“晨鸽行动”的可贵之处,在于接近三年的坚持,并且还将持续下去。事实上,为民服务从来没有终点,提升民生福祉需要常态抓实。这需要我们不变初心、保有耐心、保持恒心,不以事难而怕为、不以事小而不为。就像守护三年的“晨鸽”,还有那飘香十余年的“阳光馒头”,在平凡的接续服务中持续温暖人心、绽放文明之光。(康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