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渔家人曾这么打鱼

2024年08月15日 09:17

宋元中国看泉州,海丝航标看石狮。在泉州的22个世界遗产点中,有万寿塔、六胜塔、林銮渡3个世遗点在石狮,它们是海丝航标的代表,与泉州海洋渔文化息息相关。那么,在遥远的古时候,闽南先民们,特别是以海为家的渔民们,在没有科技的加持下是如何打鱼的?100多年前的渔船又是什么样子的?在石狮东埔弘洋渔文化馆,都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1 古早渔具重现 传统捕捞技艺

走进鸿山镇东埔三村弘洋渔文化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颇具渔耕特色的屏风,穿过屏风是篾帆定置船、定置网机帆船、木帆双拖船、尖头船、钓白船、灯光围网船、铁壳机动渔轮等船模,一艘艘帆船模型按照年代顺序依次排开,而每个船型背后都关联着相应的传统捕捞技艺。 

船模的第一位是篾帆定置船,甲板上扬起一面土黄色的船帆,按照渔民们的说法,这种船帆被称为篾帆,由竹篾编织而成。船内还有五六名栩栩如生的人物模型正在进行捕鱼作业,他们头戴斗笠,身着当时特有的蓑衣,用力拉动粗壮的大绳捕鱼。这就是早期篾帆定置船的原型。弘洋渔文化馆馆长邱国凹告诉笔者,定置船是一种古老的木质风帆船,风帆用竹篾编制而成,其在东埔乃至石狮渔业发展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定置船的船帆使用起来极不方便,无风和大风都不能使用,后来逐渐被布帆船取代,并逐渐被淘汰。

由于早期的捕鱼都是依靠自然风力进行,风的方向和力度时时刻刻制约着捕鱼作业,而大斗就像定海神针一般,可以很好地帮助渔民作业。何为大斗?邱国凹介绍,在使用定置网捕鱼时,需要在海里打桩,大斗便是打桩的专用工具。打桩是定置网作业的关键环节,桩的排列开度、角度对生产好坏有很大的影响,打好桩固定好渔网后,海水潮汐流动的力量会将鱼群冲到渔网内,由船员将渔网拖上来,再对鱼进行分类保存,这就是最早篾帆定置船的捕鱼方式。  

同样采用定置网捕鱼作业方式的还有木帆定置船,也称汛网船。它是一种木质风帆渔船,定置网是比较原始的一种传统作业,把渔网固定在海里,随着潮汐和海水流向缓急而生产捕捞,一般在风力8—9级还能正常出海生产,如果无风或者微风,就要靠人力来完成进出港及渔场的生产作业。起网操作都要靠人力,非常吃力,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主要汛期在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汛网船主要用来捕获白虾、带鱼、乌贼、小杂鱼等。 

为了摆脱自然对于捕捞作业的限制,人们开始改进生产用具,从机动拖网渔轮,到如今的铁壳机动渔轮,这些渔轮不仅安上了动力,且船型也有所改变,作业条件更为灵活,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2 陈旧渔具 再现渔家生活

在弘洋渔文化馆,除了展示闽南沿海渔船100多年的演变历程,还陈列了旧纺车、钓鱼篮、打捞钩、梭子等渔具,各种渔用工具应有尽有,而这些旧渔具的背后还有一些即将失传的技艺。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老的渔文化,2023年6月10日,在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东埔老渔民用灵活有力的双手,为石狮市民献上了一场“耕海牧渔”景,让人们更深入了解石狮老渔民的文化生活和传统技艺,沉浸式感受非遗韵味。  

在以前的渔文化生活中,编绳工艺是颇为重要的一项手作,工艺也很繁琐。据邱国凹介绍,以前,每到农历的六七月,渔民就会到市场上购买稻草,再将春稻草上的外壳去除,将稻草梳理整齐,这一步称为退草。后将大竹切成细长条,再用春稻草包裹竹篾,用力扎紧,即为缠草绲。接着进行打草桶绳,用“车仔”将春稻草编织成绳,这种绳用于系浮标、浮筒、沉子等物件。最后将打理好的绲用大车纺织三股,将三股绲坯绞合成麻花状的一条绳,即大绲,用作定置渔网和海底木桩的连接绳,制作过程通常要配套大车头、大牛车、大车尾、大羊头等工具辅助。 

捕鱼作业离不开渔网。在海峡渔文化博物馆内,笔者了解到,早期的渔网是用苎麻织成的。先把苎麻接成线坯,后二股合成,线从网脚到网尾粗细有别。网不是一次就做成的,而是分成许多节,如:网脚、网嘴口、斗、顶五圈、下五圈、双千目、千目、六百目、尾仔(三百目)等。每个圈节都是从多目逐渐缩小网目才能顺序与下圈相接。这些网的圈节织好了,再由制网师接成一个网,网的边缘用网绳圈好,一个完整的白网才完成,之后还要将白网染成黑网。  

“染料制作比较麻烦,要把荔枝树的树头、树根砍成碎片,放到坛子里并装满水,盖上石盖,再放在窑里,还要用稻草把各个坛子间的空隙填实。十个坛子一窑,窑上要盖上火灰,然后在火灰上扒三四个小洞,露出里面的稻草,再放火慢慢燃烧,得烧整整一夜。坛子里的红柴和水烧成红柴汁,而这红柴汁便是染料。一条白网要染13次,颜色变成暗红色,还要下炊桶蒸一次,才是一个完整的渔网。”邱国凹表示。 

石狮弘洋渔文化馆馆内展品,仅反映以前渔家生活的一部分,并非全貌。自古以来,讨海便是一项极其艰辛的作业,但祖辈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在几百年来的艰苦讨海生涯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战胜险涛巨浪,不断改良渔具,并感受着渔舟唱晚顺利归航的感动与喜悦。在这背后是渔民们胸襟似海,敢于直面困难、拼搏到底的可贵精神!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