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为期三周的万祥文教论坛之《海底两万里》儿童公益阅读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以“探秘海底世界”为主题的阅读盛宴,通过启动课、推进课、分享课三阶段递进式教学,让孩子们在文字与实践的碰撞中,解锁经典名著的阅读密码。
作为一部40余万字的经典著作,《海底两万里》的深度阅读对儿童而言颇具挑战。启动课上,石狮市实验小学副校长郑珊珊以书本目录为引,带领孩子们快速梳理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等核心人物关系,勾勒“鹦鹉螺号”航海主线情节,搭建整本书的内容框架。针对大部头名著的阅读难题,郑珊珊系统传授快读抓主线、精读品细节、跨界联生活的分层阅读技巧,帮助孩子们掌握“化繁为简”的阅读策略。
推进课上,泉州师院附属小学台商区分校副校长李立雄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他引导孩子们用笔圈画海底生物描写、绘制“鹦鹉螺号”航海路线图、制作角色小档案,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最令人期待的科学小实验环节里,孩子们分组拼装简易潜水艇模型,在注水、排水的反复调试中,直观感受浮力原理与名著中潜水艇技术的关联,实现“阅读认知”到“科学探究”的跨界联动。
分享课上,石狮市世茂实验小学教师卢彬彬设计的海底探秘PK赛,不仅检验孩子们的阅读成果,也点燃全场的互动热情。孩子们围绕“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鹦鹉螺号”内部结构等话题纷纷展开交流与分享。经过激烈比拼,最终评选出1个“最佳阅读小组”和3名“阅读小达人”。获奖学生小蔡说:“原来读名著可以这么有趣,现在我不仅想再读一遍《海底两万里》,还想看看作者其他的作品。”
据了解,本次公益阅读活动通过“方法指导—实践深化—激励反馈”的闭环设计,让经典阅读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不仅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探索与文学审美的种子。
(记者 林富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