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多措并举全力织密织牢暑期防溺水“安全网”

2025-07-04 10:01

  进入暑假,红塔湾海岸线游人如潮

溺水是全球意外死亡三大主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溺水死亡人数约24万。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5.7万,其中少年儿童溺亡占比56%。每年中高考结束后的暑期,青少年溺亡事故屡屡发生。

石狮三面环海,海岸线长68公里,部分海域海况复杂,游客被困礁石、人员溺水险情偶有发生。近年来,石狮市有关各方疏堵结合、多措并举,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织密滨海防溺水安全防护网。暑假来临,石狮滨海防溺水工作压力持续加大,本报记者前往沿海一线,采访了相关各方。

给海岸线“加个盖子”

滨海遇险事件的发生,与石狮地理条件、海岸环境、遇险者安全意识、暑期季节因素、天气及海况变化息息相关。

石狮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主要分布在沿海五镇,黄金海岸、红塔湾、东大垵等滨海景点及网红打卡点,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次。随着近年来多条沿海公路的打通,此前“藏在深闺”的滨海风光呈现在世人面前,给滨海防溺水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

“特别是进入7月份,滨海旅游旺季与学生暑假因素叠加,红塔湾每天人流量达2万人次。”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红塔湾救援大队队长林火烟介绍说,一些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不熟悉海况、潮汐、水情,贸然涉险,极易发生溺水或被困礁石的险情。

天气与海况变化也是重要因素。若遇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海上风大浪大,暗流汹涌,游客稍不注意就会被退潮海水带入深海区。

海岸线是开放的。面对点多线长的海岸线,石狮有关方面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做足文章。记者走访看到,各重点海岸线均设置有潮水时间对照表、安全警示语、瞭望点、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除了基层干部巡查防护外,安捷海岸救援等社会力量也在各重点岸线布点守护多年。

让孩子们暑假有去处

滨海防溺水,未成年人始终是重点人群之一。防溺水早已成为各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每年暑假前夕都开展专题教育,强调“六不准四知”“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等要求,个别学校还开设了游泳课。

“溺水事故多发生在暑期。孩子脱离学校后,老师管不到、家长顾不上、基层人员少,难免有漏管失控的地方。”一位基层干部说。石狮外来人口多,沿海五镇企业聚集,在石务工者子弟及暑期“小候鸟”到来,家长忙于工作往往难有效监管。“让孩子们暑假有去处”,成为破题的关键。

暑期看护不用愁,多元服务护航成长。今年暑期,石狮市总工会2025年度职工子女暑托班计划招收56个班次,并向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单亲、留守、环卫职工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倾斜,按每班40人计,可接纳2240人,其中,沿海五镇的暑托班大多在2个及以上。

据本报往年报道,我市一些企业、志愿者组织在暑期也会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吸引未成年人参与,为务工者子女打造安全、充实、快乐的暑期环境。

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近年来,石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海上义务救援,由渔船民、海泳爱好者、志愿者等组成的海岸救援队伍渐成体系。其中,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在黄金海岸、红塔湾、东大垵设立3个救援大队,每年5月至10月进驻,每日值守时间从14时至19时,与其他社会力量共同筑起滨海防溺水的“最后一道防线”。

连日来,记者走访上述三个点位,救援队员对各自值守海岸线风险点作出分析——

红塔湾须提防“离岸流”。“离岸流”是垂直于海岸线,向外海快速移动的强劲海流。它在任何天气、多种海滩都可能发生,不易被察觉。同时,红塔湾海水顺时针回流,礁石区域暗流涌动,退潮时游客身陷其中,若水性不足难以游回。

黄金海岸莫留恋“网红礁”。退潮后,海岸附近有两处离岸约80米、面积近百平方米的礁石,成为“网红礁”。“涨潮时‘网红礁’会成为孤岛直至被淹没,游客流连忘返易被困。”安捷黄金海岸救援大队队长高燕吞表示,涨潮时救援队值守人员会劝离游客,但不少游客夜间或早晨看日出时,若不注意潮汐规律,往往受困。

东大垵海岸要防“大风浪”。东大垵岸滩长度不及红塔湾、黄金海岸,但同样要预防溺水。过去,曾有渔船停靠遗留沙滩凹槽,近年祥芝方面加强渔船停靠监管,原有凹槽经海水冲刷已修复。但是,游客大风天要避免下水,“若刮东北风,这里风浪比红塔湾还大。”救援人员提醒。

滨海防溺水,安全“不放假”。有关人士指出,面对严峻的暑期滨海防溺水安全形势,各镇(街道)与相关部门应根据辖区、行业特点,全力织密织牢暑期防溺水“安全网”。对于广大游客及学生家长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勿让一时疏忽成为永远伤痛。(记者 林恩炳 颜华杰)

热点新闻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