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想着把白头发遮住,觉得显老,现在梳头发看到根根银丝,反而觉得清爽自在。”家住长福社区的退休教师李阿姨,指着自己的头发笑着说。如今,像李阿姨这样主动放下染发膏、坦然接纳白发的老年人正逐渐增多,他们用从容的心态重新定义“老年之美”。
告别染发膏 健康摆在首位
今年70多岁的李阿姨,曾有长达五年的“染发史”。“刚退休那几年,白头发冒得特别快,每次出门前都要对着镜子染一遍,不然总觉得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李阿姨回忆,起初她每隔一个月就会去理发店染发,后来为了省钱,便自己网购染发膏在家操作。可频繁染发带来的麻烦,渐渐让她苦不堪言——头皮经常发痒发红,每次洗头都会掉一把头发,子女看了格外担心,多次劝她“别再折腾了”。
而真正让李阿姨下定决心停止染发的,是五年前的一次体检。当时,她在社区医院体检时,医生提醒她“头皮敏感可能与长期使用化学染发剂有关,建议减少染发频率,避免加重皮肤负担”。回家后,李阿姨翻出染发膏的说明书,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化学成分,再摸摸自己发痒的头皮,最终决定“跟染发膏说再见”。
起初,顶着一头花白头发出门,李阿姨还有些不自在,总下意识地想用帽子遮住。可几次下来,她发现身边的朋友不仅没觉得她“显老”,反而有人夸她“头发有光泽,看着精神”。“有次在菜市场碰到老同事,她说我现在的白发比以前染的黑发更有气质,还问我是不是特意留的‘自然款’。”这话让李阿姨心里一暖,也渐渐放下了顾虑。如今,她每天会认真梳理头发,偶尔还会用一根珍珠发簪点缀,“不用再担心头皮痒,也不用记着什么时候该染发,整个人都轻松了。”李阿姨开心地说。
发现银发美 重塑自我形象
如果说李阿姨是因健康考量接纳白发,那么年近六旬的张大姐,则是主动发现了“银丝之美”。张大姐是一位旗袍爱好者,客厅墙上挂着的一组照片格外显眼——照片里的她穿着旗袍,一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搭配珍珠耳环,笑容灿烂。“这是我参加八卦街旗袍秀时拍的,当时我是队里唯一留白发的,没想到反而成了‘亮点’。”张大姐笑着说。
张大姐告诉记者,她因为忙碌生意上的事,4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长白发。以前,为了出门好谈生意,她特意备了不少的假发。“从几百元到上千元的都有。”张大姐说,直到三年前,她在电视上看到一位中老年模特,顶着一头银发走秀,气质优雅,这让她深受触动。“当时我就想,人家也满头白发,却那么自信,我为什么不行?”从那以后,张大姐便不再戴假发,还开始研究如何打理白发,用滋养型洗发水保持头发柔顺,用深色衣服搭配银发凸显气质,甚至会根据场合搭配不同的发饰。
让张大姐意外的是,她的“银发造型”不仅没让她看起来“显老”,还带动了身边好几位姐妹一起放下染发膏。“有位姐妹以前总说‘白发像枯草’,看到我留白发后,也试着停止染发,现在她还会跟我一起研究怎么搭配衣服。”张大姐说,现在参加活动时,她们的“银发组合”都会吸引不少目光,“有人说我们看着有活力,还有年轻人过来问保养秘诀,其实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心态放开了,觉得白发也是一种美。”
接纳白头发 打破衰老焦虑
“老年人对白发的态度转变,本质上是对老年生活的接纳与认同。”市总医院的蔡医生表示,从健康角度来看,市面上多数染发剂含有化学成分,长期使用可能刺激头皮,甚至增加过敏风险,“尤其是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更要谨慎使用。相比之下,接纳自然白发,不仅能减少健康隐患,还能减轻心理负担。”
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小孙看来,老年人正视白发,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适。“很多老年人之所以执着于染发,是担心‘老了就不好看了’‘被社会淘汰了’,本质上是对‘衰老’的焦虑。”小孙解释,当老年人能够坦然面对白发,其实是在主动打破“衰老=不好”的刻板印象,“这种接纳会转化为积极的心态,让他们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更有信心享受晚年生活”。
如今,这种“从容面对白发”的心态,正逐渐在老年群体中形成共鸣。不少老人坦言:“白发不是衰老的‘标签’,而是岁月馈赠的‘勋章’。”确实,老年生活的质量,从来都不是由头发的颜色来决定的。(记者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