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新生命的降临,让许多女性沉浸于喜悦之中,然而,也不得不面对身体的变化与不适。体态走样、咳嗽漏尿、腰酸背痛……幸福背后隐藏诸多苦楚。
“这些问题在产后普遍出现,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是正常现象。”石狮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中心主任吴雅丽指出,其实,这是由于怀孕和分娩期间,盆底肌、腹直肌、骨盆等核心肌群和骨骼结构受到影响而导致的身体机能受损。“产后6个月内是康复的黄金期,及时干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错过黄金期也不要紧,产后多年仍可通过治疗改善身体状况。”
产后康复中心为产后妈妈进行精准评估
石狮市妇幼保健院是全市公立医院中最早开展专业产后康复业务的医院,经过十一年发展,形成了以盆底功能康复为核心,融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中医疗法的综合康复体系,通过实施精准评估和针对性治疗,成功帮助许多产后女性重拾健康、找回自信。
1 骨盆矫正 重塑产后“挺拔体态”
“以前的牛仔裤根本穿不上,连走路都感觉左右摇晃。”26岁的王女士提起产后变化满是无奈。她原以为,“卸货”后身体会自然回弹,却没想到骨盆“变形”带来的困扰如此明显。
今年6月,王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石狮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中心。康复师通过系统评估揭开了问题的根源,是骨盆失衡和错位。“轻微骨盆前倾、手臂和腿部出现功能性障碍侧、腿长轻微差异、核心稳定性不足、存在代偿性呼吸且膈肌功能不佳。”
康复师通过运动康复训练进行骨盆矫正
针对王女士的情况,科室从手法治疗、运动康复训练、居家锻炼三个维度,制定了为期三个月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在手法治疗中,通过轻柔的关节松动术,帮助错位的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回归正位,同时,松解紧张的髂腰肌、腰方肌、内收肌、腰大肌,并激活无力的臀大肌、臀中肌、盆底肌等;在运动康复训练中,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练习,如,激活核心的死虫式、鸟狗式、腹式呼吸,强化臀部的蚌式开合、臀桥、侧卧抬腿、负重臀推,提升稳定性的单腿站立、靠墙静蹲,并指导如何运用中立位站立、坐着和抱起宝宝。此外,在居家锻炼中,要求每天坚持进行15至20分钟的康复训练,日常中注意避免跷二郎腿、歪斜坐姿、单肩抱娃等不良姿势。
康复效果在坚持中逐渐显现。“感觉2周后腰痛基本消失,4周后臀部线条明显收紧,孕前的裤子终于能重新穿上了,8周后步态也平稳了许多,核心力量增强了不少。”令王女士最高兴的是,12周后的复查结果显示,她的骨盆位置测量趋于对称,“走路时的摇摆感彻底没了!”
“女性因产后骨盆带周围肌肉力量失衡、韧带松弛导致骨盆失衡和错位,容易出现长短腿、假胯宽等情况,因此需要进行骨盆矫正。”吴雅丽强调,矫正不是把骨头“推回去”,而是让肌肉力量平衡,让骨盆自己稳定在正确位置。
2 磁电刺激 告别产后“漏尿尴尬”
“感觉快走或咳嗽时很容易漏尿。”29岁的吴女士提起产后问题,难掩窘迫与焦虑,“从孕晚期开始,身体就会出现不自主漏尿,没想到产后症状还在持续。”
今年5月,吴女士来到石狮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中心就诊,经系统评估后,诊断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I类肌、II类肌肌力仅2级,伴有盆底肌疼痛、膀胱轻度脱垂、阴道轻度松弛、阴道前壁膨出,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分仅58.6分,压力试验呈阳性。”康复师指出。
康复师运用盆底康复磁刺激仪治疗产后漏尿
针对吴女士的情况,科室制定了为期六周的分阶段康复方案。第一阶段以放松为主,通过盆底肌筋膜手法松解,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第二阶段转向主动训练,开展改良版凯格尔训练和盆底协调性练习,逐步增强肌肉主动收缩能力。此外,还从日常入手,指导通过均衡饮食、预防便秘、体重管理、避免增加腹压等日常生活方式,减轻盆底负担。
“整个康复过程中,我们还配合使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盆底康复磁刺激仪来增强治疗效果。”康复师指出,生物反馈电刺激是通过在阴道放入探头,借助生物反馈技术精准感知盆底肌活力状态,来开展可视化放松训练,同时通过电刺激促使盆底肌肉被动收缩,强化肌肉力量。磁刺激无需探头,只需坐在磁椅上,就可以借助强大的磁场穿透盆底组织,刺激到传统方法难以触及的深层肌肉,范围更深也更广。
康复效果让吴女士感到很惊喜,她分享道:“2周后盆底疼痛明显改善,4周后快走时基本不会漏尿,到6周后连咳嗽也不会漏尿了。”
“产后漏尿主要是女性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功能受损而引起的。”吴雅丽指出,盆腔内有很多脏器,比如膀胱、子宫、直肠等,而盆底肌肉就像一张“网”,承托着这些脏器,让它们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其中盆底肌还可以帮助人体控制尿液流出。康复治疗的核心就是恢复盆底肌的支撑与控制功能。
3 中药熏蒸 缓解产后“腰部疼痛”
“弯腰抱一下孩子,腰就疼得受不了,换尿布都得咬牙坚持。”31岁的李女士回忆起产后那段日子,语气中满是疲惫。本以为熬过生产就能轻松,没想到腰骶部的冷痛越来越重,连日常照顾宝宝都觉得困难,“只有保暖的时候,才能稍微缓解。”
今年9月,李女士来到石狮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中心寻求中医手段帮助。中医师通过中医辨证结合局部检查发现,这是典型的产后腰痛。“不仅精神疲惫、面色苍白,舌苔脉象也呈现出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典型虚象。此外,腰骶部肌肉紧张,双侧腰眼穴压痛明显,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均受限。”
针对李女士的情况,科室制定以中药熏蒸为核心的治疗方案。“每天进行1次熏蒸,以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主要把配好的中药放进熏蒸机药盒,通过加水煮沸产生蒸汽,对准腰骶部进行熏蒸。”中医师介绍,除了中药熏蒸,科室还配合健康宣教,指导正确的抱婴姿势和家庭运动训练,并推荐食用山药、核桃、枸杞、牛羊肉等温补气血肝肾的食物。
康复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缓解产后腰痛
康复效果比李女士预想的更明显。“第一次熏蒸后,肌肉就松快多了,一疗程结束后,腰骶部冷痛感大大减轻,活动能力也明显改善。”李女士难掩笑意地说:“除了长时间劳累后有点酸胀,现在腰部已经基本不疼了,整个人的气色好了许多。”
“产后腰痛很常见,多与气血亏虚、寒湿侵袭相关。”吴雅丽指出,中药熏蒸通过热力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使皮肤毛孔张开,药力直达病所,避免了口服药物对哺乳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
产后康复中心开设瑜伽课帮助产后妈妈更好地恢复体态
(记者 黄翠林 郭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