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狮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出借身份信息引发的纠纷案件。
据悉,彭某经朋友介绍在微信上认识了“黄某”,“黄某”因周转需要向彭某借款3万元,借期一周。彭某依约转账3万元至“黄某”微信,一周后,几经催讨“黄某”却未能还款。无奈之下,彭某通过申请微信支付转账电子凭证确认了“黄某”的身份信息,将“黄某”诉至石狮法院。
诉讼过程中,黄某却寄来一纸答辩状,声称自己根本不认识彭某,也不是微信的实际使用人。原来,此黄某非彼“黄某”,黄某将经自己实名认证的微信借给好友小黄使用多年,小黄却以其名义欠下3万元未归还彭某,导致本案纠纷产生。
最终,彭某申请追加小黄为被告,彭某、黄某、小黄三人通过录音确认了真正的借贷双方是彭某与小黄,彭某申请撤回对黄某的起诉,小黄亦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与彭某达成调解,积极履行还款义务。
法官提醒,一定要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线,切勿因一时的疏忽或贪图小利,随意出借身份信息。在涉及个人重要信息的事务上,务必保持谨慎,仔细考量可能产生的风险。若已陷入因出借身份信息引发的纠纷,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 吕沐华 通讯员 颜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