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矛盾不知道找谁,现在来综治中心,不仅有人帮忙解决问题,还能当场咨询法律问题。近年来,凤里街道直面基层治理难题、经济纠纷高发、重点人群服务短板等挑战,率先建成集综合指挥、矛盾纠纷调解、智能监控于一体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平台,以“一站式窗口化服务、穿透式网格化治理”机制破解治理难题。今年以来,该街道累计摸排处理矛盾纠纷1236起,办结1231起,化解成功率高达99.6%。
要素融合:“一站式”平台 破解服务“碎片化”
“以前办个事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在社会治理中心一个窗口就能搞定,太方便了!”近日,在凤里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办理矛盾调解的居民王女士,对“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
这一便利的背后,是凤里街道对治理资源的高起点整合。街道统筹综治中心、网格中心、多元化调解中心和司法所工作平台及人员力量,组建凤里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设置7个受理接待窗口,配套调解、信访评理、“凤姐姐”调解工作室等5个功能室,将分散的服务资源“拧成一股绳”。
为确保服务高效运转,中心建立“一核多功能”办公机制,依托议事会商、重点调度、应急联动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受理—调度—化解”闭环管理。同时,街道创新组建“红凤凰”义警队、侨亲服务队、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组织,今年以来已开展综治宣传活动25场次,服务群众超万人次,以“专业+志愿”模式筑牢服务防线。
科技赋能:“穿透式”网格 织密治理“一张网”
在智慧石狮管控指挥平台现场,街道网格中心工作人员一边录入信息,一边关注着辖区的动态,“通过智慧平台,我们能实时掌握网格内人口、矛盾等动态信息,治理效率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在网格化治理中,凤里街道首先摸清“网格底数”,构建“街道—社区—警务”统一指挥体系,由党员网格长牵头,整合“三官一顾问”(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顾问)、志愿者等力量,逐户排查登记,建立完善网格信息台账。在此基础上,街道夯实“智治基础”,将人口核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城等工作纳入智慧平台管理,系统运行以来已核查各类信息8万余条,实现治理数据“一网汇聚”。
“数治”应用的扩展更让治理“耳聪目明”。街道推进全品类“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开展“凤眼守护”“云守护”专项行动,目前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34个,社会治理信息实现“一网管理”、线索“一网流转”,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发现”,织就覆盖全域的智能治理网络。
机制创新:“多元化”矩阵 打通解纷“快车道”
“多亏街道劳动保障调解组帮忙,我的工资终于要回来了!”不久前,在凤里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务工人员李先生通过专门调解组的介入,顺利拿到被拖欠的工资。
这是凤里街道打造“多元化”解纷矩阵的生动实践。街道构建多渠道纠纷受理体系,通过群众反映、市级交办、部门专班、网格摸排、警情通报等途径,全方位收集矛盾线索,由社会治理中心统筹排查、流转、化解、督办全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调解机制,依托网格通App推出“报单、派单、跟单、办单、接单”五单工作模式,确保事项8小时内流转办结,大幅压缩解纷时间。
针对不同类型纠纷,街道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联合国土部门成立征迁服务调解组,联合妇联设立情感纠纷调解组,联合劳保中心组建劳动保障调解组。今年以来,三个专门调解组分别介入调解28起、102起、104起,精准破解征迁、情感、劳资等领域的矛盾难题,以“专业力量+部门联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从“一站式”服务的便民温度,到“穿透式”网格的治理精度,再到“多元化”解纷的效率速度,凤里街道以“综治+网格”的创新实践,不断擦亮基层社会治理的“凤里品牌”。
(记者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