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成立党支部以来,大家住得越来越舒心了。”说起凤里街道凤凰城小区的变化,业主们交口称赞。在凤里街道内共有31个住宅小区,其类型各异,管理难题千差万别。近来,凤里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激活党员居民的自治活力,有效提升了小区环境和治理水平。
凤凰城小区的变化还得从2023年说起。这个安置小区,过去因产权复杂、物业管理缺失,小区内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街道党工委针对该安置房小区的特点,创新“社区物业”模式:由仁里、龙华两个社区联合注册物业公司,再与专业物业企业合作,新物业企业垫资开展消防管网改造、电梯维修维护、修复供水管道等三大项民生实事,让业主“先享后付”,让居民看到实效再缴费。
“14名党员楼长分片包干,‘邻里微家’随时接待居民。”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小区里面建设4处“邻里微家”阵地,随时接待居民反映各种问题,同时党员也会带头走访收集意见。据统计,党员带头走访收集的36条建议中,如今已解决34条。
对于“老旧小区”的管理,凤里街道也有一套。华南社区教师宿舍楼的张老师,对小区变化感触颇深:“以前楼道堆着杂物,下雨天路面积水,现在有人清扫,扶手擦得亮堂。”这得益于街道推行的老旧小区“抱团托管”。
华南社区有4个老旧小区,均属于无物业管理。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牵头引进物业公司,实行“一带四”抱团管理。街道还制定考核办法,由社区党委和居民共同为物业“评星定级”,星级直接与服务费挂钩。“有了评价机制,物业更用心了,上个月我们给他们评了五星!”居民代表陈阿姨说。
除此之外,对于有物业管理的商住小区,则利用支部强化引领,管理“精细化”。以中骏商城小区为例,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五级党建责任体系,助力“四率”加速达标,实现小区党支部书记与小区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开拓“物业党支部+红色业委会+小区党支部”与“社区+共建单位+商务楼宇管家”多元主体共治路径建立“大物业”机制,规范设置“一箱二牌三栏”等。同时,对无物业管理的商住小区创新提出“凝红心聚近邻”工作理念,如融金小区曾因无物业陷入混乱,垃圾堆积、车辆乱停、邻里纠纷不断。小区党支部成立后,推选热心居民组建业委会,还组建“能人队、巡逻队、物管队、调解队、宣传队”五支队伍,发挥业委会和服务队作用,动员居民自主管理,化解小区矛盾纠纷达98%以上,确保无物业过渡期居民生活的正常有序。
从“各自为战”到“党群共治”,凤里街道以“支部建在小区上”为抓手,让党组织扎根基层治理最前沿,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记者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