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镇卫生院开设关节炎(痛风)专病门诊
基层医生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骨密度检测
石狮市总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郑烽礼指导骨折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石狮市总医院内分泌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黄超玲为关节炎患者检查疼痛部位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年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骨骼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鸿山镇卫生院持续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聚焦老年群体多发的骨骼健康问题,通过实施“骨质疏松早期社区筛查与防治”项目、开设关节炎(痛风)专病门诊,打造全链条服务,走出“基层防治”的新实践。
1 关口前移 骨质疏松筛查纳入家签服务
“只是弯腰取个东西,腰背就疼个好几天,尤其是站立、翻身的时候,疼痛更是难以忍受。”近日,73岁的龚阿婆因为腰背疼痛问题前往鸿山镇卫生院门诊就诊,经骨密度检测确诊骨质疏松。
门诊医生详细检查发现,阿婆腰2椎体处有明显压痛,活动受限,便安排她进行腰椎X线检查,结果显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竟然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龚阿婆不敢相信,在听完医生的详细分析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骨头已经这么“酥”了。
“很多老年人都知晓‘人老骨脆’的道理,但极少有人会将它视为一种病症来科学对待。”鸿山镇卫生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谢睦根指出,骨质疏松作为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高,严重影响着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据介绍,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表现为腰背疼痛、驼背、身高变矮等。骨折是其并发症,严重时,即使是轻微的外力都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尤其是髋部、脊柱骨折,可能导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失能甚至死亡,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
“老年人往往在经历骨折之后,才意识到骨质疏松的危害。”谢睦根提醒,事实上,骨质疏松可防可治,及早干预可以延缓骨量流失速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而预防的第一步就是要筛查骨量。
为此,今年3月,鸿山镇卫生院将防治关口前移,启动“骨质疏松早期社区筛查与防治”项目,将骨密度检测直接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面向全镇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筛查,精准识别高危人群及潜在患者,结合药物、膳食、运动等方法开展个性化干预,从源头降低骨质疏松风险,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2 上下联动 专病门诊打造全链条服务
对于老年人而言,骨骼健康问题往往“结伴而来”,和骨质疏松一样,关节炎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
“这两种疾病常常因为疼痛表现而被混为一谈,但本质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谢睦根解释道,骨质疏松是发生于骨质本身的疾病,而关节炎则是发生于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包含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多种类型,通常表现为关节的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引发关节畸形、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并发症。
为此,今年4月,鸿山镇卫生院进一步开设关节炎(痛风)专病门诊,推行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上下联动,打造“筛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全面的骨骼健康守护。
依托医共体资源优势,石狮市总医院内分泌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黄超玲每周四上午下沉坐诊,专攻各类关节炎诊治及慢性期干预,同时,黄超玲作为联合智慧病房双科主任,还与石狮市总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郑烽礼下沉查房、指导、帮扶,为各类骨、关节、肌肉急症提供精准救治。
“我们同步组织基层全科医生跟师学习,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提升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诊断,制定个性化方案,涵盖药物治疗、物理干预及康复训练等。”鸿山镇卫生院院长吴金塔指出,门诊运行以来形成了急慢分治模式,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适配治疗,实现急症快治、慢病细管。
龚阿婆就亲身体验到急慢分治的速度与温度。在检查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后,门诊邀请骨科主治医师郑烽礼下沉会诊,经进一步诊断,建议阿婆接受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考虑到基层医疗条件有限,门诊立即启用绿色通道,将其迅速转诊至石狮市总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术后24小时,阿婆腰背疼痛就明显减轻,可在佩戴腰围的情况下适当活动,术后3天,疼痛就已经基本缓解,复查X线显示骨水泥位置良好,椎体稳定性恢复。
后续,石狮市总医院还将康复方案及治疗建议及时反馈回卫生院,阿婆回到家后,由家庭医生团队接手,负责长期随访和健康管理。“从发病到康复,就像有一条‘直通车’,既快又方便,还省事。”阿婆的称赞,道出了基层患者的心声。
(记者 黄翠林 郭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