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7月3日,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星益”圆梦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深入漳州乡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教育帮扶与文化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在漳州澳角村,服务队与澳角村共建社会实践基地,调研乡村振兴政策与教育资助政策的落地实效。队员们走访田间地头、渔家小院以及海产品加工线,深刻体会“特色产业是乡村经济的‘造血干细胞’”“教育是激发活力的‘催化剂’”的实践逻辑。
在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服务队通过泛黄影像与斑驳遗物,深刻感悟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铮铮誓言和“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的担当精神,校准教育帮扶初心,立誓以知识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在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与陈秋日剪纸馆,队员们探索文化根脉。关帝文化蕴含的忠诚仁爱价值观,被纳入学校未来课堂计划;漳浦剪纸三百年的历史脉络与非遗匠心,则激发队员们策划将剪纸课程引入石狮乡村学校,让传统文化在更多青少年群体的指尖焕发新生。
此次实践,石狮学子在乡野间读懂乡村振兴密码,在非遗传承中领悟教育真谛。队员们表示,将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前行动力,以教育为舟、担当为帆,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书写青春答卷。
(记者 王国良 郭雅霞 通讯员 肖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