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才几天,孙子天天抱着平板玩到半夜,说他两句就顶嘴,还翻出去年我没收他手机的事……”最近,不少祖辈在暑期带孙时犯了难:本想趁着假期管教孩子,可一“翻旧账”就闹得祖孙关系紧张。暑假正值隔代养育高峰期,祖辈如何实现智慧沟通?结合暑期长辈们带孙的场景,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的林老师分享了几个实用思路。
翻旧账不好
越说越伤感情
场景1:孙子小宇暑假第一天就把作业抛在脑后,躲在房间里打游戏。爷爷推门看到满地零食袋,火气一下子上来:“你看看这屋子!去年暑假作业写到开学前一天,老师打电话批评家长的事忘了?还有上次数学考砸了,是不是又想重蹈覆辙?”小宇“砰”地关上电脑:“你就记得我不好!去年我还拿了编程比赛奖呢,你咋不提?”
林老师解析:暑期本是孩子放松的阶段,祖辈若用“去年”“上次”的错误反复施压,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正我怎么做都被否定”的抵触心理。不如换成:“小宇,你编程比赛拿奖时每天琢磨代码的认真劲儿,爷爷可记得清清楚楚。要是把这股劲儿用在暑假作业上,是不是能既玩得痛快又学得扎实?”
场景2:孙女朵朵暑假来奶奶家吃饭,嫌冬瓜汤没味道,把碗一推。奶奶忍不住念叨:“就你事多!去年在姥姥家吃饭把青菜全挑出来,被你妈训哭的样子忘了?还有上回在幼儿园……”朵朵把筷子一摔:“你总说我!姥姥还夸我现在肯尝新菜呢!”
林老师解析:暑期孩子饮食不规律本是常见问题,祖辈翻出“去年”“上回”的糗事,会让孩子觉得“我的进步你根本看不见”。不妨试试:“朵朵今天主动尝了一口西红柿炒蛋呢!奶奶明天试试你教我的‘番茄冬瓜汤’做法,说不定你能开发出爱吃的新菜式?”
用“正向锚点”
替代“旧事重提”
天天暑假想熬夜看动画,他的奶奶没直接训斥,而是拿出日历本:“听说小学生暑假能解锁‘时间管理大师’成就哦!昨天你主动关电视去洗漱,这就是‘自律小勇士’的第一步呢。要不要和奶奶一起设计个‘暑期作息闯关表’?每坚持3天就贴个星星,攒够10颗换你最爱的乐高?”孩子一听来了兴致,主动商量起作息时间。
林老师十分认可天天奶奶的做法。他指出,暑期孩子对“游戏化任务”接受度高,祖辈用具体的正向事件替代“你总熬夜”的负面评价,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的进步”。
琳琳暑假总抢爷爷的手机刷视频,她的爷爷没翻“上次摔坏平板”的旧账,而是笑着说:“琳琳最近是不是在学剪视频呀?爷爷手机里有你去年给我拍的钓鱼视频,一直没舍得删。你能不能当我的‘暑期短视频老师’,教教我怎么把视频配上你喜欢的卡通贴纸,咱们一起做个‘爷爷的钓鱼日记’系列,发给你爸妈看。”琳琳顿时来了兴趣,不仅教爷爷用软件,还主动约定每天只玩半小时手机。
对此,林老师表示,暑期孩子渴望被认可,祖辈将冲突转化为“需要孩子帮助”的合作场景,既能满足孩子的价值感,又能自然建立规则。
祖辈沟通
可试试正向引导
强强暑假在家乱扔玩具,他的奶奶没提“上次把遥控器藏沙发里”的事,而是拿出两个收纳箱:“强强知道吗,你姑姑小时候暑假最爱玩‘玩具回家’游戏,把积木送回‘方块城堡’,绘本送回‘故事书架’。现在姑姑成了整理高手,还说这是小时候跟奶奶学的呢。你想不想挑战一下,今天让这些玩具比昨天早10分钟‘回家’?”强强笑着开始收拾,还主动说:“明天我要让它们更快‘回家’!”
林老师指出,暑期孩子容易因“无事可做”产生懒散情绪,祖辈用“姑姑小时候”的正向榜样替代“你总乱扔”的指责,能让孩子在模仿中建立责任感。(记者 刘晓娟)
■采访手记
暑期是隔代相处的“密集期”,祖辈不妨把“翻旧账”的精力换成“攒新账”——多攒些孩子的进步瞬间、暖心举动,用“今年暑假你又长大了”的肯定,替代“你以前总犯错”的否定。当旧事不再是“伤疤”,而是变成“成长的脚印”,祖孙间的夏日时光,才能真正成为甜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