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作为我市首批“无疫学校”,疫情期间全校学生坚持上网课,抗疫、学习两不误。为保障学生们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该校组织抗疫“勤务员”队伍,一方面紧跟政策要求严防疫情,一方面以体贴服务温暖学生,成为我市校园抗疫中的一抹亮色。4月15日,我们来到这所学校,走近这群“勤务员”,看一看他们在抗疫过程中有怎样的经历,以及他们为学生线下复课做了哪些准备?
随叫随到的“运输队”
“黄师傅,2号楼有一位患有痛风疾病的学生,需要赶快送医!”早上7时,黄天送接到学校防疫领导小组的通知,来不及多想,立即驱车到达指定宿舍楼下接学生。疫情期间,该校迅速组建了一支后勤运输队,他们不分昼夜,承担着核酸采样人员、餐饮、抗疫物资以及学生急诊就医等运输任务。
9时半,黄天送已经从医院赶回学校,并把两位早前住院后康复的学生带回学校。据黄天送介绍,由于最近天气多变,不少学生出现痛风、肠胃炎等疾病,需要紧急就医。为了保证随叫随到,他每天只是穿着衣服小睡一会,手机铃声也设置为最大声量,生怕错过每个通知。疫情发生至今,因学生急诊出车已经有50多次。
因为经常错过午饭时间,黄天送特意在车上准备了一些面包和饮用水。“看到孩子们生病,我的心也会痛,只希望让他们尽快就医获得康复。”
细致缜密的“后勤组”
由于疫情原因,住在校外的近1/3的物业人员无法及时回到岗位。该校依靠在校员工组成的校园“后勤组”,承担起宿舍管理、食堂饮食、环境消杀、垃圾清运等任务。
12时正值午饭时间,食堂已经准备好了丰富的菜品。每个宿舍会派出一位学生前往食堂打饭,同时很多宿舍的生活垃圾也会随之带下楼。由于垃圾丢弃时间段比较集中,后勤组专门在每个宿舍门口安排了保洁人员,在宿舍门口撑起大垃圾袋,接收学生丢弃的生活垃圾。在2号楼宿舍门口,不到半个小时,一人多高的大垃圾袋已经装满了十多个。
下午2时,后勤组要开展每天例行的校园环境消杀工作。从校园大道、花草树木,到教学楼道、教学教具,每个环节都要消杀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出遗漏。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家人,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安全是泉海职工们的天职!”该校物业经理杜敏辉的一番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王国良 郭雅霞)
校园消杀小队对“育航”号轮船教具进行消毒
后勤保洁员在学生宿舍门口收集生活垃圾
“肩扛手提”的保洁员
黄师傅从医院接回“痛风”学生
学校开设心理咨询热线
学生凭票出入宿舍楼
学生食堂排队,自觉保持一米线距离
食堂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