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凤里街道大仑社区的馨寓公寓看到,该公寓正在进行改造,昔日老旧的公寓将被改造成供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民生公寓。(详见12月8日《石狮日报》八版)
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更新,是完善老旧小区(片区)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形象品质、释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引擎。当然,更新的手段并不只是一味推倒新建,尤其对于高城镇化率的城市,对存量的改造提升、提质增效,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比如,城镇老旧小区作为重要的存量,有序推进对这类建筑质量尚处安全期、功能配套却跟不上时代的小区旧房的改造工作,便是促进城市更新的一大抓手。
往细了说,老旧房子、小区要改什么、怎么改,却是一篇需要谨慎琢磨、细处下笔的文章。考虑到房子的属性,不妨话分两头说。对于居民共住的老旧小区,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其中,基础类涉及居民的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不外乎把地上地下的管、网、线建设好、规整好,把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好,把小区进出通道、公共秩序维持好,更好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有条件的,还可以完善景观绿化、增设停车空间、加装电梯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期美好生活的需求。
当然,无论是基础改造,还是完善提升,都需要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倾听群众呼声,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实施、补齐短板;都应该在政府、街道主导的同时,综合考虑多元诉求,进而调动群众的主动参与性,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形成改造的工作合力。如此,老旧小区改造才能得民心,实现功能优化、品位提升,达到旧貌换新颜、群众心欢喜的改造效果。
而对于村(社区)的集体资产,改造的更多落脚点在于重新盘活资源、提升资产价值,打造产业载体、助力壮大村财,更好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比如大仑社区的馨寓公寓,便是一处闲置多年的老旧楼房,当地社区针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多,尤其周边从事电商行业的年轻人多的实际,适时将其改造为实行“旅馆式”管理的新公寓,以有效盘活资源、增加创收载体。对于这类房源、资产的旧改工作,需要各村(居)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善于捕捉发展机遇,同时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找准发展路径,更好地推动资产增值变现,既提升人居品质,也助推强产兴村。
总之,无论是公共小区还是集体资产,合理的旧改都有助于改善整体环境、优化城市功能、促进产业投资。可以说,这既与城市发展相关,更与人民福祉相连。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新时期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新建与改造工作,答好这道时代民生课题。(石狮市融媒体中心 康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