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近期,石狮市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规划明确提出,石狮市将以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一步增强指导服务覆盖面、精准度和实效性,全面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规划指出,石狮将着力完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机制、完善家庭教育法规政策、构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打造专业化家庭教育支持体系、推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六个重点任务和策略措施,推动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充分,指导服务更加均衡、多样和精准,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更加成熟,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完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机制方面,将强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宣传宣讲,常态化开展寻找各级“最美家庭”“绿色家庭”“五好家庭”,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选树一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科学教子等家庭典型。深化“家庭教育宣传周”“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等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强化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引导广大家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同时,充分发挥学术型社会组织作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家庭领域研究基地,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培养壮大家庭领域研究队伍,提升研究水平。
完善家庭教育法规政策方面,将贯彻实施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健全家庭教育政策措施,加强对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家庭教育服务市场。加强对家庭教育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依法做好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从业人员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工作,支持和引导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构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方面,将探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协助相关部门统筹辖区内家长学校建设、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指导服务队伍培训、指导服务机构监督评估,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读本等公共服务产品,及时向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务,形成有地方特色、有群体适应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同时,推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村)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儿童之家等普遍建立社区(村)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城市社区建校率达到93%,农村社区(村)建校率达到83%,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每年至少组织4次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打造专业化家庭教育支持体系方面,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加强家庭教育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高水平家庭教育专家队伍建设,依托高等院校有关社会机构,广泛吸纳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组建来源多样、学科多元的家庭教育专家智库,为家庭教育政策制定、课程开发、队伍建设等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健全志愿者和志愿团体登记注册、培训激励制度,广泛吸纳热心家庭教育公益事业的专家、教师、妇联执委、儿童工作者、卫生保健人员、“五老”人员、专业社工、家长、大学生等组成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组建家庭教育宣讲团,开展儿童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为家庭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推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方面,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均衡发展机制,推动和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村), 探索利用现有场地建立和完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中心, 组织开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家长课堂、入户家访、宣传咨询等活动,为辖区内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育儿指导服务。同时,强化特殊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指导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健全辖区内特殊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信息档案,为家庭教育帮扶和指导提供信息支持。发挥各镇(街道)妇联作用,依托网格员、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春蕾安全员、妇联执委、志愿者等,为特殊困境儿童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健全协同育人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家庭亲子阅读基地作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有效机制和模式,及时总结推广鲜活经验和做法。健全协同育人沟通衔接机制,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密切家校日常沟通。鼓励社区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家校社沟通平台,把学校、社会丰富的教育资源链接起来,为家长提供优质指导服务。
(石狮日报记者)